学院士 见行动①丨季海群:高山景行读大师 顶天立地树新人

发布时间:2019-11-07浏览次数:2986作者: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供图:责任编辑:王伟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近日,学校党委印发《关于向“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时代精神,在全校上下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浓厚氛围。学校党委发出学习的号召后,各院级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围绕叶培建同志政治品格、爱国情怀、奋斗品质和师德风范,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掀起了学习叶培建院士的热潮。

新闻网现开设学习专栏,刊登全校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向叶培建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高山景行读大师  顶天立地树新人

航天学院党委书记 季海群


在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报告会上,聆听叶培建院士的发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历历在目,深受触动、感慨颇多。


早在2600年前,中国就有句话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仪式或庆典等,是为了统一价值体系和国家意志;戎就是军事、国防和战争等,是为了保障价值体系和国家意志。从某种角度讲人类的几千年文明史就是在不断的重复和演绎这八个字,而近期我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是刻骨铭心。前不久进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全球瞩目、隆重热烈,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四个自信”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恭逢盛世,每个中国人都觉得骄傲和自豪、每个单位都希望能为国家、为庆典做出贡献。尤其是当看到我们的院长叶培建院士和校友李中华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当看到郑书记代表学校在天安门广场上观摩、当看到南航研制生产的无人机从广场前驶过、校友主持设计的直升机和大飞机从空中飞过,全体南航人都觉得特别的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作为南航人在“祀与戎”、在统一和保障国家意志的事业中责任重大,我们更深感航天学院在守初心、担使命,建设共和国航天伟业中任重而道远,需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叶培建院士的办院理念,需要在很多工作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下面就从顶天、立地、树人3个方面概述之:

顶天: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国庆前夕,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最高荣誉称号,并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和颁奖,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叶院士“再立新功”。国庆日叶培建院士荣登天安门顶楼观礼。这些活动给我们学院、给师生带来了天安门的画面、传来了中南海的声音,拉近了全院师生和祖国心脏的距离,对全院师生来讲都是不可替代的激励和榜样。


叶培建院士到任以来,非常强调航天学院的发展方向要瞄准和紧跟国家重大需求。现在叶院士坚持每个月至少来南航一次,每次来院的日程都排得非常紧张。即使不来南京,与学院班子成员也是不分节假日每天保持联系。航天学院基本每天都有人去北京、去国家航天部门联系工作。学院还制定了一条规则:新教师入职先到航天五院挂职。这样我们就能快速、便捷地得到、理解航天领域的重大需求,了解到航天发展的重大规划、指南,参与到航天科教的各种学术组织中。学院承担的火星信标项目,与航天五院共建、年底即将试运行的航天器进入、减速与着陆国防重点实验室等都是这方面的探索。通过这些探索,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立地:汲取南航深厚学养


南航原校长胡海岩院士曾讲过,南航办航天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南航航空的底子和老牌的学科。郑永安书记和聂宏校长在2018年初的干部教师大会上曾号召全校在学科建设中“要克服困难,打破壁垒”。航天学院也在努力推动建设“学科共同体”。2019年1月,学校决策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由航天学院牵头建设,从此,学院有了自己的学科阵地。目前,光学工程学科、专业、人员的划转都已经平稳、有序、顺利结束了。为进一步明确光学工程的内涵,航天学院论证自主增设了光电信息工程、光电探测技术与仪器二个二级学科。学校和相关学院给予历来都给了航天学院很大的支持,可以说航天学院13年来的成长史就是学校和各兄弟学院支持、帮助航天学院发展的历史。在叶培建院士的带领下,学院的事业近期有了一些突破和亮点,但学院总体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院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仍然需要机关部处、相关学院从办院资源、办院思路等方面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学院办学底蕴、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薪火相传的作用和过程。


树人:坚守“立德树人”本职


目前,学院形成了共识,通过3项措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充分提炼航天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中。航天系统是一个精神宝库,航天精神是我国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学院将在办学中不断挖掘和提炼航天精神,坚守“立德树人”的本职,努力回答好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样立德树人?这三个问题,让航天学院和中国航天事业共命运、同成长。“立德树人”需要做好三件事:读书、读人、读社会,三者各有千秋、不能替代。叶培建院士到任一年多以来,让全院师生都深刻感受到院士的学识和阅历、人格和胸怀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持久修炼。


二是注重产教融合,新工科一流专业与一流行业协同育人。学校航天学院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分别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并在这2个单位挂牌成为学院的“课程思政教育基地”。设立了总师课堂,邀请五院的总师来学院开设短期课程。


三是专业建设方面:在叶培建院士的主持下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作了调整。纵向上:推行本硕博贯通培养(贯通三者培养体系、提高本科生数理的要求、保研的大四本科生提前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横向上:把原来的四个专业整合成大类专业,压缩整合成光机电一体的大类培养专业,根据航天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部门的需求,消除专业和课程的碎片化,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如果时机成熟推进大类招生。


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本职,培养共和国航天精英,形成这样的共识,与叶培建院士的重视、提倡是分不开的。叶培建院士虽然长期在工业部门工作,但是每次来航天学院谈得最多的、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才培养工作。叶院士为航天学院工作的起色可以说是领军人物、居功至伟,但叶院士却虚怀若谷,他经常说的话就是:“我在航天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做的一点事,只是尽了我对航天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点责任。我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就想到要赶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航天探索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和归宿,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与开篇所讲的“祀”有异曲同工之妙;航天在军事中是战略制高点,可以说就是开篇所讲的“戎”,从这个意义上讲,航天装备很多是“国之重器”,航天事业必然是“国之大事”,航天领域中走出“人民科学家”是实至名归。求真、求善、求美,是航天学院师生的初心,顶天、立地、树人,是南航航天学院的使命。“求真善美,立天地人”,是南航航天学院的愿景和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相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叶培建院士的亲自率领和精神感召下、在全院师生的自身努力下,叶院士所希望的我国航天人才辈出的局面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追求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