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大家谈③丨侍旭:努力书写好南航立德树人的学工篇章

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3212作者: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供图:责任编辑:王伟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项任务深入开展,各院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体党员干部通过专家领学、个人自学、集体研学等方式,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新闻网现开设“初心使命·大家谈”专栏,刊登全校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努力书写好南航立德树人的学工篇章

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侍旭


中央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果把这一问题称作“总书记之问”,对于高校,对于南航,对于南航学工,我们又如何在分别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其实又必须回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主题教育我们“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之后怎么干?”学什么?我觉得应该学思想内容、学路径方法、学情怀担当。怎么学?应该原原本本学、跳出本本学、举一反三学。怎么干?应该带着责任干、带着思考干、带着劲头干。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立德树人是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的初心和使命,相对于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学生工作在“实践育人”环节具有独特优势且应该大有作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提出了构建基于供给侧改革思维的“导向性、贯通式、精准化”的实践育人体系目标,即“精准育人”,具体内涵包括“五个精准”和“五航工程”。


事物都是在矛盾和运动中发展的。在实践中,做的越多遇到的问题自然就越多,改革越往深处走就越难走,加之工作惯性的客观存在,因此在一些新理念、新构想不断提出和试行时就必然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不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中提到了要在实际中更好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局部和整体、共性和个性等几个辩证关系,增强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

 

以此为指引,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关系需要我们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们加以重视和辩证看待。这几个关系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这些问题也都是工作实践中得来的真问题。


辩证看待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基于实效和民意的双重实际,我们学工战线自我革命做了一些减法,向着“小机关”“大学院”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最近几年大家明显感觉到,规定动作少了、大会少了、汇报少了、材料少了,PPT更少了,但是,做减法不是目的,时间和精力总体来说是守恒的,一部分减负是为了在另一部分增质。那么加法做什么呢?回归初心,做到顶天和立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增加基础工作的投入,增加学习思考谋划的投入。客观讲,这一年机关和学院都在努力调整状态,但是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的速度。


辩证看待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各项工作似乎都存在数和质的问题。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目标,数量很重要,但是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没有意义。道理很简单,但一碰到实际工作,大家就有可能满足于数量的堆砌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数字是可以量化的,质量却很难有个评价标准;二是数字相对质量要容易得多。现在我们提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也制定了几个KPI体系,目的是想用客观、公正的方法引导大家少说多做,做出实绩来。但是有的同志理解问题相对片面和浅层,仅仅满足于一些不痛不痒数据的罗列,而不太在乎数字背后的质量。这是思想观念的问题,需要在冰冷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价值引导。


辩证看待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是一对因果关系,有扎实的过程也必将有的好的结果。但是更深一步理解,结果的到来会有早晚先后,有的结果永远在路上,有的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或者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郑永安书记、陶勇副书记都曾反复强调,学生工作很多都是慢活、良心活,急不来,得有定力,要有好的结果必须得有扎实的过程。量变到质变是有个过程的,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学风建设,这是一项最为典型的慢活,需要十足的定力。从短期结果上来看,往往抓得越狠的学院,在开始的阶段,许多评价指标反而会下降,这个阵痛期必须要经过,但是从长远来看,抓与不抓不一样,当该抓的抓到位了,学生们受到警醒了,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许多指标就会绝地反弹。


辩证看待基础和提高的关系。事物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打基础是为了起“高楼”,起“高楼”必须有基础。前面狠抓基础工作,学风和作风这“两风”工作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别忘了我们还一直追求着“三位”,我们的工作定位是否准和高?各项工作是否都到位和深入了?我们的品位又是什么呢?这几个问题都是提高层面的事。打基础是手段,起“高楼”才是目的,这要求必须在“精准育人”新理念下,将“群星计划”进行流程再造、纵深推进,通过实践育人载体配合和丰富第一堂课,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学工人要起的“高楼”。


辩证看待务实和务虚的关系。务实是指能够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务虚则指在工作实际开展之前,先从理论上、思想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以求凝聚共识、增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就指出:“工作中讲求务实是良好作风,但是如果忽视‘抬头看路’,那就会陷于千头万绪的事务泥潭而不可拔。务实和务虚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工作之中。”客观地讲,过去的几年,学工战线的同志们总体上还是务实勤勉的,但是有时强调务实太多了,也有一些矫枉过正的担忧。比如,有的同志平时功夫下的并不少,却出现实际成果不多甚至学生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究其原因,往往是出在没有很好的谋划,也没有做到有效的宣传。下一阶段我们要经常组织工作研讨,通过“辅导员沙龙”等平台,把工作中的困惑、问题提出来,大家在互相切磋中群策群力,努力做到务实和务虚的有机结合。


辩证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人离不开物质,但不能仅仅关注物质,尤其作为以立德树人为主业的学工干部,失去了对精神的追求就失去了情怀和担当。联系实际,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实施“精准育人”的改革,面对工作任务,要勇于和敢于挑战,不能什么事情还没做,困难就摆出一大堆。二是相对很多高薪行业,高校学工干部的收入不算高,但是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把物质看淡一点,做教育是需要情怀的,精神的满足相对于物质来说反而更高尚更久远。这一点,叶培建院士就是当之无愧的楷模。三是如何更多的获取精神富足呢?那就需要提升品位。从工作来说,提升品位要多一点理想少一点纠结,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推进“精准育人”也要立足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不要过多的考虑资源的限制而放不开手脚,更不必过多关注他人的眼光而畏首畏尾。从个人角度来说,提升品位就得多一点奉献少一点计较,多读书少空想,多一些高雅的爱好少一些无用的社交,只有内心纯净和敞亮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快乐与满足。相信我们的这些特质也必将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