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无人机研究院坚守一线,以脚步丈量使命,节前完成某试验供靶、某国家型号交付飞行、某重要型号极寒测试,节后年初八开工第一天迅即行动,组织新任务供靶技术论证、服务校地低空经济合作、开展资助育人飞手培训、拓展无人机低空场景运营。南航无人机人,或在东北雪原、西北大漠克服严寒,或在沿海联调联试,或在创新低空应用场景一线,在寒假、春节的烟火气中,书写服务国防攻坚、服务低空经济双线战场担当。
国防攻坚前线:极寒淬炼“铁军”,无人机划破长空
寒冬腊月,东北零下20℃的试验场上,某重要型号极寒验证试验在凛冽寒风中展开。试验基地远在驻地50公里开外,暴雪封锁高速,车辆被迫绕行国道,蜿蜒的车流裹挟着焦灼一寸寸向前推移。面对迫在眉睫的任务节点,队员们每天清晨披霜出发,深夜踏雪归营,将每一分钟都压到极限。
为确保安全规范,发动机启动只能在露天环境。空旷的靶场毫无遮蔽,寒风裹挟着冰碴如利刃般肆虐,瞬间便能刺透层层棉服。因发动机故障需多次启动,手持启动器为金属设备需要光着手紧握,寒风剐过指节,双手冻出水泡,他们却像焊在冰雪中的钢钉,岿然不动。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在室外连续工作长达 10 小时,人员有限、任务如山,无人退缩、无人言苦,唯有此起彼伏的引擎轰鸣,在苍茫雪野上刻下一道道忠诚的轨迹。
为配合某重要试验任务,需要研制新型高空高速靶机,时间紧、任务重,无人机研究院研判这事关持续巩固和拓新传统靶机市场,年初八国家法定假期刚结束,即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围绕指标要求集中研讨论证总体方案、关键技术突破方法路径,抓紧时间装配调试型号产品、统筹关键部件试制生产及供应链梳理,全力保障国防建设需要。
这个寒假,无人机院三支队伍同时在外征战:CK西线供靶试验队保障某新型武器靶试、FY1试验队推进交装任务、FX70团队挑战极寒验证……南航无人机人传承弘扬的“长空精神”在风雪寒冬中愈发铮亮。
低空经济战场:春节“不打烊”,校地合作跑出“加速度”
推进溧阳市飞服中心建设进行智能化软件建设、低空经济场景开发工作,筹备跨城首飞事项……随着年前校地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合作协议签署,寒假期间双方合资的溧阳长空加速组建,溧阳低空经济合作清单种的10余项任务同步推进,积累的每一步都是校地合作开新局、做示范的关键一步,关乎低空经济校地合作的未来蓝图。
这个寒假,溧阳长空团队的工作不因地域受限,创造了独特的协作范式:院领导划设责任田,每日往返南京与溧阳,宁溧两地形成1小时响应圈,核心骨干们更是将办公室“搬”到了往返高速上,团队几乎全员“在线”。低空经济是无人机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呼唤,抢抓机遇不能等,崇尚使命需担当,正是这份紧迫感,让团队在寒假期间啃下多个“硬骨头”,为年后溧阳低空产业校地合作的全面开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5日,溧阳长空上班首日就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研究公司制度体系、设置内部机构、筹划年度经营计划等20项重点工作,确定公司成立第一年年销售额目标。公司上下热情高涨,坚定依托南航所长以达溧阳所需,为校地双方低空经济事业高质量融合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当溧阳团队鏖战低空经济战场时,南京长空在另一条战线上交出亮眼答卷:承接的南航助梦启航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无人机驾驶资格培训(第三期)及南通开放大学民航无人机执照首期培训中,50名学员在寒风中完成淬炼。南航31名本科生首考通过率达93.5%,南通开放大学19名教师学员通过率近90%,整体通过率超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硬核数据树起专业培训的南航标杆。同时,监狱无人机智慧巡检等业务,也在持续完善和拓展。
长空未远,征程再启
无人机驾驶学员在风雪中完成首飞考核,新型靶机在晨曦中划破云霄,校地低空合作蓝图渐次展开,实验室、试飞场、生产车间……科研人员和生产部门为技术攻关、生产试制争分夺秒、飞手培训扎实推进,无人机院用双线作战图景诠释着新时代“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内涵。寒假攻坚的背后,是后方与前线的双向奔赴,风雪再大,回头总有灯火可亲。
吃苦是底色,但奋斗的甜,尝过就忘不了!从极寒试验场到人才培训基地,从国防攻坚前线到低空经济蓝海,所有的风雪与汗水,都化作了无人机人心中最骄傲的勋章。风雪淬铁骨,长空志愈坚。这群无人机院的追风者,正以热血为笔,在祖国的蓝天写下最炽热的答案,展现着南航精神的时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