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全面绿色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作者:张译文、韩菁供图:张晓恒、王长波时间:2024-12-03浏览:219

11月29日至12月1日,新质生产力与全面绿色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低碳发展专委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就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能源转型、低碳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报告与研讨,旨在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的前沿议题和实践路径,推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群伟主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张其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分别致辞。张其仔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顺应了时代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希望借此研讨会召开的契机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杭育新书记用“12345”五个数字介绍了南航为国家培育航空航天英才的办学特色,对中国区域经济学向前发展、向年轻化发展表达了美好祝愿,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张其仔发表了“加快提升绿色创新链的国际竞争力”的主旨报告,从“为什么要提升绿色创新链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测度绿色创新链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绿色创新链的国际竞争力?”三个层面诠释了提升绿色创新链对于推进产业高端化、应对国际风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义,提出了绿色创新链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以及提升路径和建议,为拓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化、绿色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研讨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查冬兰主持,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名望分别围绕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进步效率测度及新质生产率的提出、社会经济代谢与绿色低碳转型、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报告,安同良围绕新质生产力话题首次提出新质生产率概念,分别从理论定性、指数构建、生产函数构建的必要性和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详细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成果的四条进路,并展示了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刘刚从产业生态学角度分享社会经济代谢与绿色发展相关问题;程名望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角度,探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如何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为参会者带来了丰富的学术启发。



随后的经典案例与实践分享环节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低碳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丹辉主持。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院长刘尚文发表题为“中国绿色制造的典型实践”的经典案例分享,详细介绍了中国绿色制造领域的创新实践,为业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王群伟分享了学院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教学成果,展现了学院在能源经济研究与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大会主题报告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燕梅作了总结发言,表示此次研讨会在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创新交融,理论分析、现实讨论和案例展示环环相扣,是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高水平学术盛宴。


下午的分论坛专题会议如期举行,三个分会场分别就“绿色新质生产力”、“绿色化数字化协调发展”和“绿色金融与能源转型”专题展开深入研讨。“绿色新质生产力”专题分论坛由王燕梅主持,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潮清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学术编辑袁华锡担任点评人。“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专题分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渠慎宁主持,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张晓恒、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鹏点评。“绿色金融与能源转型”专题分论坛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邵军主持,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教授韩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素梅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5位专家学者受邀作报告,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各分论坛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气氛热烈。



各分会场主持人为特邀专家颁发证书,新质生产力与全面绿色转型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与合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学术研究和组织活动方面的实力,也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和绿色转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