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同期声丨《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校长姜斌教授署名文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姜斌供图:宣传部时间:2024-11-05浏览:344

编者按:近日,《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20期刊发我校校长姜斌教授署名文章《构建高质量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体系》。




构建高质量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是我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作答。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重要时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应有之策。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为应对国际国内局势、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发挥着重要的人才供给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心怀“国之大者”,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更新理念、变革模式,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面临的现实挑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科技教育通过传授受教育者科技知识、科技方法、科技技能和科学精神等,提高其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文教育通过传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等,影响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行为风范和人格特征,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效协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高校已经在科技素养和文化素养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仍然存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不均衡、协同不深入、融合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层面存在为了教而教,学生层面存在为了“分”而学,对教育意义的认识还不到位,使得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综合分析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在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相互耦合,依托其长期存在的内在张力,结合现实矛盾,构建二者协同体系需要处理好以下具体关系。


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二者协同中要处理好“度与效”的关系


截至2023年,我国高校生总数为4763.19万人,教育对象数量庞大,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也随之复杂多样,教育评价方式日趋丰富多元,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协同施策的“火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同时要处理好度与效的关系,做到三个区分开来。一是教育对象要区分开来。“文理工管”等各学科门类的培养目标不同,主要由未来所承担的社会分工决定,但是培养方向相同,即要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其中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来改变方式方法。二是教育内容要区分开来。科技教育就要讲清楚背后的知识结构、框架逻辑和应用场景,人文教育要解读好历史脉络、思维方式和文化启迪,内容讲深,道理讲透,方法讲活。三是教育方法要区分开来。客观分析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差异,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育人质量和教育效果。


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在二者协同中要处理好“器与道”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越来越凸显。教育要服务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技教育授人以器,为受教育者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人文教育授人以道,培养受教育者思维判断能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两者如教育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必须有机协同、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传统观念中,重“理”轻“文”,重“器”而轻“道”的刻板印象偶有存在,导致我们的教育对象尽管接受了较好的知识教育,但在面对大是大非、各类技术垄断等“卡脖子”问题牵制时,在面对复杂局势和各类负面舆论甚嚣尘上时,缺乏判断力、意志力、战斗力。因此,处理好“器”与“道”的关系尤为重要。人文对科技起着导引、培育、催生的作用,二者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在教育引导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又要着眼中国实际,既要聚焦科技前沿又要关注国际形势,既要具有科研实力又要具有人文情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立足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


3.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决定了在二者协同中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条基本原则之一,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系统布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破与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破与立的循环往复中,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处理好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破与立”中,要做好两个转变。一是理念的转变。理念转变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前提,为协同育人奠定思想基础。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对人文专业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有助于提升其对事物的认知、分析、推理和思辨能力,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要从“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素质结构角度树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理念。二是评价转变。由于高校内部科技与人文学科群分布的不同,使得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师资配备等有所差异,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方式有所侧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再深入人心,不改变和调整评价考核方式,仍然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评价考核是改革落地见效的指挥棒,要从顶层设计和效果检验两端进行系统谋划和机制调整,针对不同的对象群体要凸显分类施策、精准考核的导向,为科学化的考核体系指引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更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提供更加系统的标准参照。



高质量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供给的主要特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重在“强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既要在总结固有经验上下功夫,也要在赋能创新上下功夫。要通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高质量协同供给,进一步推动形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1.精神层面:厚植价值根基


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其中包括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不断探索、永不言弃的精神。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高质量供给要着重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升华,既要让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真谛,更要让受教育者感知到学习的意义,既要让教育者的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发展诉求,更要让受教育者发现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与力量。充分认识到知识的教与学是方法手段,更是自我内生的动力与源泉。让精神在“日用而不自觉”中牢牢扎根,让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价值根基。


2.文化层面:落实“两个结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国独特历史和文化是中国高校的背景和底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高质量协同就是要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科技教育赋予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为人文教育赋予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质,把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新高度。同时,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高质量协同还体现在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问题、形成中国方案上,制约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发展壁垒存在历史必然性和特殊性,要找到问题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破除发展桎梏,让文化进一步润泽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高质量协同供给,把“两个结合”落在实处。


3.发展层面:赋能“新质生产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教育、科技、人才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产力各要素之中,共同支撑引领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是教育的对象,更是科技的支撑,高质量协同供给要凸显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时代性要求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协同的方向与目标要清晰和正确,要始终与现实诉求、发展需求相契合,要始终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相契合,要始终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底线相契合,要始终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契合。科学性要求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要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脱离了科学规律就失去了高质量协同供给的权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性要求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要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结合国家急需的新质生产力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学科优势、行业资源等,对标现实需求、探索合作路径,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让各项举措和方法真正落地见效。



构建高质量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体系的实践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高校要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注重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更加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相结合,更加注重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相结合。


1.打造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共同体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不能狭义地聚焦于课堂活动,要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充分扩大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供应链,充分挖掘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方式方法。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的落地需要高校各教学、管理等岗位教师的共同参与。教育也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充分挖掘校外师资力量与资源,与校内形成育人合力。每一项改革制度的落地都是一个突破固有观念的过程,也会遇到历史已有问题。例如以理工类强势学科为主的高校,在师资方面缺乏人文教育的相关师资力量,那就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行业资源、地域资源,从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高度丰富并建立校外师资库,打造校内校外相衔接、课堂课内相贯通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共同体。共同体的建立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域,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共享师资库,让“我的”老师,成为“我们的”老师,高校师资之间的交流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各高校之间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供给,解决在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师资匮乏的现象。这一举措能够从更加广泛的视角来认识教育对象,从更高站位来理解教育成效,师资最大限度地融通交汇是对“育人共同体”的再认识与再理解。


2.优化“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新布局


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是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教育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特别是在科技与人文协同等领域的交叉上,只有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四新”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而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就是“四新”建设的生动实践。学科布局优化和专业交叉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可以通过“三步走”的战略布局逐一落实。第一步是公共课程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在工科院校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第二步是根据有组织的科研方式,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项目团队,从项目出发促进融合的可能性和实效性。第三步是从学科布局着眼,基于实践探索的典型经验做法对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系统调整,在优化“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成效。交叉融合,“交”是方法,“融”是关键,不能简单的罗列、叠加,从现有的实践经验表明,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的、有效的、必要的,如何将其深化,使其强化,重在优化,不能为了“交”而“交”,要从实际出发、着眼问题导向“融合联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化范式和路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的推广和应用。



3.进一步完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新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要始终“以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要始终以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发挥专业优势、学科优势、特色优势,永葆建校初心、守牢办校使命,始终把党和国家的需要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选择。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路径各不相同,但目标和初心却高度相同,即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要求。现阶段,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师资配备、课程安排、培养方案等各方面各环节都在进行有益尝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抢抓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不断拓展“航空、航天、民航”主阵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三航”,持续推进“工科一流、理科卓越、文科提升、交叉培育”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学科发展融合力和整体实力。面向全校学生常态化开设人文类通识选修课76门,持续打造“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系列公开课、“科技报国·南航力量”科技公开课等科技教育类课程,开设强基铸魂·大师引航、“文化传承·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大讲堂、人文大师课等人文教育类课程,开展午间音悦听、南航诗词大会、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文化艺术类活动,将科技与人文在课堂内深化在课堂外延展。着眼推进高质量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体系的有效实施,除了现阶段点上的实践以外,也需要整体规划、一体推进。从立校之本、兴校之源统筹谋划,从协同育人模式、拓宽育人载体系统着手,通过跨学科交流授课,多平台实践锻炼,开设科技领域与人文社科类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具体落地,最后通过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制度保障,建立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从目标、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等一体贯通式的高校新方案,未来在高校实践中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