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南航”年度人物 (校友)⑪丨刘胜: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

发布时间:2024-04-26浏览次数:602作者:苗佳 宫卫华来源:航空学院供图:王伶俐责任编辑:张一坤审核:袁智强

字体: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勉励精神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持续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按照校党委决策部署,学校开展2023“感动南航”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南航涌现出一批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榜样人物,他们展现了新时代南航师生赓续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建功立业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南航新闻网推出2023“感动南航”年度人物系列报道,展现他们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敢为人先、乐于助人的事迹故事,希望广大师生员工以“感动南航”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为榜样,继承发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担牢“为党育英才 为国铸重器”的光荣使命,坚定迈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铿锵步伐,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物介绍:刘胜,航空学院1979级校友。1979年至1986年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微电子学院副院长。ASME会士和IEEE会士,微纳制造领域专家,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IEEE国际电子封装学会杰出技术成就奖(全球每年1人,国内首人)、2009年中国电子学会特别成就奖、1997年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1995年白宫总统教授奖(当年30人),1999年入选首批国家杰青(海外)项目(当年仅7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1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460余篇、SCI他引6600余次,H因子68,出版专著6部(英文4部),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



2024年2月8日,刘胜受邀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他表示:“很荣幸参加此次活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深感振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23年奋力书写了很多发展的新篇章,这些成绩都来之不易。我将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科技报国的担当,立德树人,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继续为‘中国芯’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奋斗终生。”


 


在当今纷繁错杂的国际形势下,芯片关乎国家发展命脉,是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封装则是芯片功能得以实现的保障。刘胜为避免中国在芯片封装、电子制造等领域可能受制于他国的局面,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芯片封装与集成、先进制造和半导体材料等技术难题研究,开发多种芯片封装与集成的制造工艺、装备与产线,实现我国封装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传承南航红色情怀,刻苦专研打下坚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改变中国航空事业落后的情景,刘胜便立志报考航空专业。他考入了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系,师从我国知名的飞机设计专家乔新教授,从事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及气动弹性剪裁方面的研究。


在校期间,他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汲取专业知识,在乔新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项目研制、不断开展各项实验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乔老师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计算机不会犯错,犯错的是你自己”的教诲刘胜一直铭记于心,并一直以此督促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敢于碰真实性问题,学会了解决具体工业问题的能力,他写的程序在毕业后仍有许多学生在使用。


南航扎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理念、院所联合项目攻关的模式使得刘胜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使刘胜具有了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为后面科研道路的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留美期间,刘胜逐渐把科研重心聚焦到了芯片封装工艺力学方向,与行业顶尖公司紧密合作,科研成果卓著,获白宫总统教授奖等重要奖项。


深耕产学研用融合,实现电子封装领域自主化


回国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芯片封装研究和行业发展,带领团队开展“产学研用”校所企联合攻关,完成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从无到有、由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的转变。项目团队研制的300多类产品覆盖通讯、国防等12个行业,成果用于长电科技、华为、IBM等海内外企业,引领了我国电子封装行业和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胜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LED封装技术,有效支撑了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与工程应用;带领团队研究导致微纳系统稳定性下降的内在规律及微纳系统系列封装技术,解决了微纳系统真空封装寿命短难题。



作为华中地区高校首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薄膜生长缺陷跨时空尺度原位/实时监测与调控实验装置”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经过5年的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完成项目指标的同时,获得了以蒋庄德院士、张跃院士、俞大鹏院士为首的各位验收专家一致好评,评价其“具有突出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关爱学生成长成才,团结协作加强队伍建设


刘胜虽然平时事务繁忙,但也常常会抽出时间和学生探讨科研及人生,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做科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才能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做人一定要有家国情怀!”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岗位,做人都要有家国情怀;“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一颗健康的心灵。”强心是灵魂,强体是基础……他的谆谆教诲激励鼓舞了一届届学生,“刘老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团队里的年轻人轮班,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这是团队成员对他的一致评价。



刘胜自2002年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学科交叉建设,2012年发起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2014年发起武汉大学首届国际青年学者交叉论坛。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国际学者之间友谊和合作以及前沿科学发展;刘胜教授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努力建立跨学科研发队伍,贯彻“TIPHD”团队精神(teamwork 团队协作、initiative首创精神、persistent 坚持不懈、hardworking努力工作、dedication 献身精神),关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长,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邃密先科毫不苟,探求“芯片”奥无穷。回国30余年,刘胜始终怀揣科技强国、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人才品格,严谨求实、克己奉公的师者风范,长期坚守在人才培养与科研一线,致力于解决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存在的壁垒难题,永不懈怠,孜孜不倦,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一名科技工作者该有的初心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