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南航”年度人物 ④丨机电国际合作创新团队:创新多元化国际合作路径,服务高质量一流人才培养

来源:机电学院作者:秦晓冉供图:秦晓冉时间:2023-03-09浏览:75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前进动能、凝聚发展合力,学校以“弘扬南航精神,凝聚七秩力量”为主题,评选出2022“感动南航”年度人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建校70周年新起点上,南航涌现出一批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榜样人物,南航新闻网推出2022“感动南航”年度人物系列报道,讲述他们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事迹故事,希望广大师生员工以“感动南航”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坚定迈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铿锵步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团队介绍:他们是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的开拓者,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克服困难,主动出击,成功建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项目2个、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3个。他们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推进者,引聘国际著名专家担任名誉/客座教授33名、荣获国家政府“友谊奖”2名,获留学基金委国际人才资助项目2个,输送150名联合培养学生。他们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护航者,跨越疫情阻隔和时空界限,倾心保障首届“南航—克大”双学位研究生在国内外的学习,培育出近年来学校出国联合培养项目中学历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成效最突出的项目之一,成为我校主动走出国门淬炼一流的“先行者”。



围绕国家需求,聚力打造一流国际化平台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机电国际合作创新团队秉承“联通国际,助力发展”的使命,克服困难,主动出击,持续保持与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国际合作“不断线”,2023年新增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1个基地得到科技部滚动资助,成为我校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创新基地的学院,与35位国际著名学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2022年与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共建江苏省“可持续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机械工程江苏省国际化品牌专业,成为我校唯一同时拥有江苏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江苏省国际化品牌专业的学院。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化合作平台和基地的获批为学校、学院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立项资助



克服疫情阻碍,大力推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


围绕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这一目标,团队牵头先后与英国克兰菲尔德、法国南特中央理工、英国拉夫堡、法国萨克雷等多所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2022年分别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智能制造及其应用”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英国航空航天制造与智能医疗装备研究”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项目。


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的教育部航空工程专业双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就直面三年疫情,尤其是2020年第一批学生赴英国学习时面临各种困难和不确定。为保障在国外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顺利,团队一方面千方百计为国外学生提供各种疫情防护资源,另一方面主动化解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和不安,积极做好疫情防护培训和教育工作,制订突发情况预案。此外,与学校国合处等部门紧密配合,就出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旅途等各个环节和克大进行全方位交流和沟通,排除万难。以上举措,为首批28名研究生克服三年疫情影响、顺利毕业提供了关键保障,并为此后3届学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完成4届118人招生,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是近年来南航出国联合培养项目中学历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成效最突出的项目之一。




提升国际影响,强力拓展国际化优质资源


两年以来,团队邀请全球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共三百余人次的海外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讲学科研合作。聘请外籍名誉教授9名,客座教授24名,共计33名,荣获国家政府“友谊奖”2名,在CIRP等国际学术组织任职16人次,担任国际期刊主编等20人次。学院每年至少开设6门由外教讲授的暑期课程,主承办国际会议11场,中日智能制造、紫金沙龙、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系列国际会议等已成为南航品牌会议。2022年航空航天高性能可持续制造技术专项出国(境)培训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来自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汉堡科技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机构的8名国际知名学者(包括Abele院士),完成了110人的师生培训。在团队的积极推进下,目前形成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动态模式,助力学科创新发展。



机电国际合作创新团队以建设国际化示范学院为目标,凝聚“卓越、融合、创新、开放、活力”的师生发展共识,形成了顶层规划、系统推进、共同发力的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力争产出更多具有标志性、前瞻性的国际合作成果,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