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人物丨91岁老教授乔新:身负初代航空名,鲐背之年念初心

来源:航空宇航学院作者:张小斐 杨依哲 童政 董淑新供图:许华方时间:2018-06-13浏览:12544


人物简介:

乔新,1927年4月生。航空宇航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内知名的飞行设计专家,献身航空60余年。曾担任我国自行研制的强击机——“强-5”副主管设计师和水上飞机的设计师,参与国家多个重要机型的研制工作。教学方面,他退而不休,在年届八旬时,还承担了外国留学生“航空概论”课的教学,被国家体育总局聘请担任2006年至2017年全国航模锦标赛科技创新评委会主任,积极推动我国航模活动的开展。



在东华湖畔的航空宇航学院楼里,一直有一个独特的身影格外显眼。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教授,依然心系航空工业发展,心系学生与教学,不断为学院建设与航空梦想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是什么支持着这位名叫乔新的老教授,在鲐背之年不忘执着奉献?他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抱着对初代航空人的敬意,也怀着些许的好奇和疑问,记者对乔新教授进行了专访。


“自力更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而自力更生,就要求真求实、艰苦奋斗”

 

乔新老师出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幼时的他曾亲眼目睹泸州轰炸,火光冲天,触目惊心。当时的中国没有空中力量,无力反抗日军轰炸,中国没有制空权,保障领土与人民安全的航空梦想就此在乔新老师心里种下了根。他立志要学习当时国家最稀缺和宝贵的知识,在求学路上他放弃了北大、放弃了国立中央大学,毅然选择了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丰富自身学识,学习专业知识,为有朝一日投身祖国建设时刻准备着。

 

1950年毕业,解放军到交大招兵,乔新老师怀着保卫国家的满腔热血,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军区空军工程部特种设备处任了参谋一职。回首那段红色岁月,乔新老师兴奋地说到,当时没有工资,在部队的整个时期都是供给制,但每个参军的同学都怀着无比的自豪感干劲满满,为新中国的建设忘我工作,添砖加瓦。

摄于1951年

乔新老师说“中国要发展,国家要强大,就要自力更生;而要自力更生,就要保持自己求真求实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艰苦奋斗。” 记得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整个航空工业基本上处于零的状态。为了提高防空能力,国家在陆军基础上,在苏联帮助下,建设人民空军,从苏联开来一个米格9空军师,从国内改编一个陆军师,从航校调来飞行员、机械师,中苏的干部一一对应,手把手教,几个星期交接完成,苏军回去,中国的空军师就此建成。

 

乔新老师知道这一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把每一次和苏联专家交流的知识要点都牢牢记下,仔细研究每一个疑点难点,求真求实的精神没有辜负他的厚积薄发,为他接下来一生所实现的重大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1960年,海军成立海鸥601研究室,从北航、西工大、海军二海校调师生前来参加,设计室归南航党委领导,李定夏为设计室主任,乔新任总体组长,在南京海军学院工作。为了挺进西沙,保卫南沙海域,要求设计能够抗浪高2米以上的水上飞机,而别-6水上飞机,只能抗浪高1.5米。乔新老师带领组员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海上知识,不拘泥于现有理论与技术实践,结合飞行器知识与船舶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着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不断攻克难关,终于完成反设计任务。

摄于上世纪60年代

回忆往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工作之余要挖野菜送海军学院食堂煮稀饭充饥。简陋的条件、物资的匮乏永远不会阻碍航空人前进的步伐,几代航空人披荆斩棘、薪火相传,他们的求真求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国家强大的不竭动力。

 

“传承航空精神,是做老师的初心与意义所在”


1951年,为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培养短缺的航空专业人才,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南京成立了建校委员会,并于1952年成立了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邓永清任第一任校长。邓永清校长邀请了包括乔新在内的一批航空技术人员到南航工作,乔新老师怀着投身国防建设培养航空人才的初衷,入校任教。

 

60多年来,乔新老师见证了南航从最初的三栋楼到两个校区,再到“一校两地四区”的规划建设;从航空专科院校发展到211重点本科院校,再到如今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他的一生与学校共荣辱、与祖国共风雨。

乔新(后排左五)与强-5设计团队,摄于1958年

乔新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摄于1981年


回忆起任教期间调任到沈阳设计强-5强击机时的经历,乔新老师记忆犹新、如数家珍。他感慨到,就像孔子当年带领72贤者弟子一般,他带领着72名南航学生在研发基地一起艰苦奋斗攻难关。强-5强击机的成功研发,弥补了国家对超音速强击机的需求,成为了中国第一种出口的作战飞机。中国航空工业从一片空白、任人鱼肉,到逐渐强大、自信自强,从改进国外引进的机型,到自主设计生产并出口,祖国的国防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乔新老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的报国初心,永远像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步伐。1985年,强5飞机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乔新老师参与研制的轻型飞机系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乔新老师(中)与身后AD200双座超轻型飞机

从事培养飞机设计研究生40年,乔新培养了硕士生39人,博士生25人,博士后6人。如今,乔新老师已逾鲐背之年,他仍然坚守在宣传航空文化、传承航空精神的一线。为校航模队建言献策、承担外国留学生航空航天概论课教学……乔新老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常把毛主席的话挂在嘴边,“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乔新老师说,“新的一代要在前辈的教育中学习成长、推陈出新,社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老教师要履行岗位赋予的崇高使命和责任,走近学生,和学生们在一起,传递知识,传承航空报国精神,永远铭记,教书与育人并重。

 

“一个追逐于时代脚步的航空人不能停留于过去,要时刻关注国际发展的前沿”

 

“学习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毛主席有句名言: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乔新老师九十一岁高龄,依然告诉我们不要停止学习,上课求知、实践创新,飞机设计师要与工业生产结合、与信息业的发展结合。他说,一个追逐于时代脚步的航空人不能停留于过去,要时刻关注社会需求的现实,为人民服务。只有深刻理解飞行器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刻,不能只记书上的公式和知识点,要形成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框架。“飞行器设计需要的是‘多面手’,一个设计师要知识面广一些,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他特别提到,要学习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与飞机设计相结合。

 乔新与南航新生一同体验ARJ21飞行并参与新闻发布会,摄于2015

乔新老师反复叮嘱学生,学完基础课程、掌握原理后,不能忘了发展,这种发展可以是一种创新,也可以是一个新想法、一串新思路。当时落后的技术没有挡住航空人奋发向前的决心与步伐,而如今有现代技术支持,当代航空学子应该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多多参加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种创新竞赛,从别人的创新中也会受到启发。

乔新与八一勋章获得者、英雄试飞员李中华交流,摄于2017年

68年以来,乔新老师坚守在航空业一线默默奉献,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他期待祖国的航空事业能在前辈手中打下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完成超越,希望更多大学生坚守航空梦想,不放弃航空本心,传承航空人的精神基因,接好精神“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