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舞台
徐江,1979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美国数学会评论员,国际数学组织ISAAC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nalysis, its Applications and Computation) 成员。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加入JSPS重点项目在日本Kyushu大学以访问教授身份工作一年。2015年8月至10月,以及2016年10月至12月,获得法国著名调和分析与流体力学方程专家R. Danchin的邀请,访问Universite Paris-Est(巴黎十二大)。2016年7月至8月,受邀访问德国Universität Würzburg(维尔茨堡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特别在耗散型偏微分方程的整体性与衰减性方面做出了创新的工作。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三项省部级项目,在《Arch. Rational Mech. Anal.》、《J. Math. Pures Appl.》、《SIAM J. Math. Anal.》、《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40余篇SCI论文,其中有一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近年来,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或肯定,陆续得到来自欧美亚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访问。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挥手我已在南航工作了十年。这十年,我从最初作为被引进人才,到现在参与学院人才引进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地了解了学校对人才发展规划与支持,也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人才渴望与诚意。有几句心里话,特别想说:
“择我所爱、爱我所择”:在南航,我,我们都很幸福。
我从小就志愿当一名教师,2007年博士刚毕业,踌躇满志、一腔热血,我投递了很多封简历,出乎意料,简历发出后的两小时,我就收到了南航理学院院办的邮件回复,从邮件中我第一次感觉到单位的用心诚意。
再次回忆起学院面试的场景,氛围轻松活跃,教授们特别亲切友善,当我们谈论到学术研究,大家激情四射,我的脑海中一下子勾勒出未来工作画面。喜爱的教书工作、和谐的工作环境、理想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事环境……用现在的流行话形容:完美。
“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舞台”:在南航,这不是空话套话。
其实,找工作那会还有一个小插曲:临近毕业时,同行专家有意推荐我去德国莱比锡大学做博士后。面对这样的选择,许多人都会去权衡,博士后能够继续安心科研、更好地提高独立能力、更多的合作机会……最后,我依然决定选择南航,因为在这里,我看见了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提供的广阔平台和舞台。
科研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好的评价机制,学校将聘任条件制定“权限”下放,由学院制定体现各学科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校《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校《“长空学者”计划实施暂行办法》、院《岗位聘任及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不仅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专注科研、潜心教学的老师腾出了更多的精力、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这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年轻人能做出成果的环境,一个允许失败的宽容的环境,一所将人才建设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本的高校。
“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松包袱”:在南航,我们可以专心致志。
在理学院的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110人左右,在教师人数的比例多达71%,中青年老师已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主力,学院一直在帮助我们在教学与科研中实现“突围”:一是形成了“以老帯新”的传统,学院为每一位新进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通过教授团队带头人指导,使新教师能够顺利通过“教学关”和“科研关”,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尽早融入学科,缩短适应期。二是多渠道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政策,有计划地鼓励青年教师赴海外做访问学者、博士后,到社会及学校重要部门挂职锻炼。三是不拘一格,提拔青年骨干教师到学院重要岗位工作,发挥作用。四是通过校工会平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
杨浩:无后顾之忧的温暖环境,让我全身心工作
杨浩,1979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曾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人工结构氧化物薄膜和铁电、多铁性薄膜的研究,为解决薄膜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提供思路。已在Adv. Mater., Nat. Mater., PRL, Adv. Funct. Mater., AP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近70篇,研究成果被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机构和期刊引用。获得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Director’s Postdoctoral Fellow、德国洪堡基金会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江苏省第十三批“六大人才高峰”、 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荣誉称号。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四项、省部级项目两项。
自古以来,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在南航的工作,我不仅为科研成果直接转化到航空航天应用找到了最好的输出渠道,也更好的将实现自我价值与国家民族需要紧紧相连。
“天时”:自我实现与国家发展的完美契合
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一直在做功能氧化物材料方面的研究,该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使用较为广泛,自己也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2008年,我拿到了美国政府发给我的绿卡,这就意味着我拥有了美国的永久居住权许可证。可是,回国发展的想法却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想这也是在座的你们都会去考虑的,二十多年来受到的教育、成长的环境、牵挂的家人,这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们。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回来的,是祖国国防事业的迫切需要、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它让我看到了留学海外的学子回国发展的大好机遇。祖国的召唤,无论是谁,我想我们都无法拒绝,如果我们都不能回来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那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又能依靠谁呢!
“地利”:团队成员与发展平台的完美组合
学术研究,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所有成员的智慧产出。2015年,刚来到南航,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学院特批了总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实验室。除启动经费外,学科建设费、固定资产费、业务费等等,也给于了大力的支持。同时,为我的团队配齐了4名资深专业教师,招收了12名研究生,1名留学生。在硬件和软件配置上,均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无疑体现了学校学院领导的重视,也让我可以游刃有余的开展学术研究。
在各类项目申请中,撰写申报书阶段,同事的帮助、校内外专家组的实时评审、精心指导、时刻关注,这都让我非常感动。在南航在理学院上上下下,齐心攻坚,让我感受到我的事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是集体的事,组织的事,有人说南航是福地,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人和”:工作需求与生活需求的完美融合
优美的环境,厚重的文化,科研的氛围……在南航的诸多关键词中,最最打动我的确是真诚,时任理学院院长施大宁教授说:“你只要全心工作就好,所有的后顾之忧都交给我们来解决。”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我和原先工作的单位关系还没有完全解除,为了让原单位心甘情愿“放人”,学院领导跟对方做了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诚恳沟通,其中之艰难可想而知。
在我来到南航的期间,学院党委书记余春玲、高级人才办赵海燕等等校院两级机关的老师都给予很多支持与帮助,在种种细微中我见到了南航的真诚、真情与真心,我想这就是选择来南航并坚定的留在南航的感动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