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来源:作者:供图:时间:2017-03-21浏览:1570


编者按: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忘记自己为何存在,自己是在为什么奋斗。别人为什么会成功,你为什么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呢?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太留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自己前行的目的。失去初心的人生,就像是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还会有什么成就呢。但大多数人会被世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伟人少了,世俗的人多了。 

   

在这个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来源四面八方,公众的话语权也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难以找寻出路。另一方面,广告,噱头,关注度,时代和社会的诱惑无处不在,分散着大众甚至于媒体本身的关注点。一时间,媒体们四散奔离,留着中心的大旗摇摇欲坠。然而,透过头条,点击率,阅读量,总会有人看到,新闻真正的主体是新闻背后的人。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这样解释。新闻之所以具有意义,是因为它让我们思考,反省,发现身边的问题,甚至于去关注别人的问题。然而,绕来绕去,总是绕不过人这个本体。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看见》的序言里这样说。从蒙昧里挣脱,首先就要从圈子里跳出来,作一个旁观者,但不能是局外人,要想到,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一边还要理性地去分析,深入地挖掘,这是对自我的考验和磨炼。  


眼见为实,总听到这样的教训,然而,完美的假象和浅薄的表面会欺骗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就是记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写在笔下,随你来看,随你来分辨。这是柴静给我的感动。在无法分辨是非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真实。  


2003年,非典爆发,像一张巨大的灰色幕布兜头蒙住,满目的黯淡,挣扎,喘息,绝望,死亡的气息越来越重。所有人都像是被困住的野兽,在经历过最初的恐慌和愤怒之后,慢慢地平静了下来,默认了生命的脆弱。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的时候,柴静他们一行人开着金杯奔驰在长安街上,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司机周师傅嘴里歪歪地叼着一根烟,咧嘴一笑,车速就飚到了一百二十码,在那样寂然的傍晚,整条长安街都是他们的。在这样恣肆快意的下面,掩盖着莫名的恐慌和对未知的无措。  


幸运的是,非典过去了,死去的人带着故事死去了,活着的人却始终找不到出口,像隔着玻璃的蝴蝶,头破血流,至死方休。  


有一点点的温情,在最后,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柴静进病房采访的节目播出之后,她收到一条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每次看到,我都会不自觉的微笑,在那样压抑恐慌的时期,一点点的善意都足以激发人们心中最大的爱。  


作为一个颇受争议的感性的女记者,柴静在《看见》这本书中,对于一些问题,也难以避免地会带上自我的情绪。有些看法过于角度化,刻意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位置上,追求犀利却流于绝对,这是她的失误。  


书里提到一句话,作家野夫说的,“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提到这句话,是当时有人说柴静做的主题都过于边缘化。我在想,什么是边缘,那主体又是什么?是我们吗?不,不是。这就是新闻存在的意义,让我们看到除了自己之外的人。在没有真正地了解过其他人之前,谁都没有资格把自己作为主体。自以为是的划分,只会让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人越来越透明,而让自身陷入无法脱身的蒙昧之中,逐渐失去正视自己的勇气。  


很喜欢这个名字———《看见》,像长了第三只眼一样,透过一层层障眼法,剥离出人性的本质。让我们开始分出一部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地方,不只有眼前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我们开始关注,反思,看到社会,看到世界,而不是如同狭隘的青蛙,在井里守着一方天空,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