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校园年度人物丨黄帅:以梦作翼,破空翱翔

来源:作者:供图:时间:2017-02-28浏览:2591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那到底有多少人会成为这条“路”上的第一个过客呢?有多少人会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不断前行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黄帅就是这样一个始终走在梦想道路上的人。


    作为学生,为航空奋斗、为中国创新


    从小,他就是一个向往天空,梦想飞翔的孩子。在他的梦境中,他无数次梦想着自己扑着自己的胳膊,在蓝天中与雄鹰为伴,与大雁为伍。


    就是这个爱做梦的孩子,后来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凭借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竞赛荣誉,继续保研,在南航航空发动机专业继续深造。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从本科开始,他就不断尝试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中国航空工业添砖加瓦。当埋藏在心中许久的航空梦开始迸发,便再没有什么能成为他驰骋的障碍。飞行器设计类的比赛他总会去尝试,动手制作的小东西总会吸引他的注意。从爱好者到入门者的转变,让他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更激发了他不断努力的动力。


    读研期间,不改初心的他瞄准了先进航空航天推进系统中的推力矢量喷管领域,在徐惊雷教授的悉心指点下,在课题组原有基础上,他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为推力矢量喷管领域丰富内涵。“飞机需要什么,导弹需要什么,我们就搞什么。”这句话成了他科研创新的信条。从一个小小的推力矢量喷管,到其反推型、垂直起降型和多自由度的改型,他不断拓宽这个喷管的功能以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再结合喷管的特点,想尽一切方法提高其宽范围、宽领域的性能。从天上到水中,从飞机上到导弹鱼雷上,再从纸面上到工程中。他不断在自己的领域中开拓新的方向,添加新的色彩。在目前,他已申请涉及航空航天先进推进系统的专利9项,其中第一作者7项,授权2项。这些“脑洞大开”的专利,激发了很多同行的极大极大兴趣,获得了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多次组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比赛,在赛场上让自己的创意飞扬。从刚开始的失利,到后来的屡败屡战,再到现在的小有成就,奖状的背后凝结着他和他的团队太多的汗水和泪水。从刚开始的中航工业爱飞客首届轻型运动飞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决赛第7名、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优秀奖,到后来的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科研类中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这几项国家级竞赛奖印证着他的付出,见证着他的努力。而在学校内,一项“问天”创新奖,一项“群星”创新提名奖,则代表了学校对他科研成果的肯定。通过日常科研的探索和积累,他带领他的团队率先完成了本型推力矢量喷管的飞行试验,其飞行效果国际先进,部分飞行测试也是国际首例。每每看着自己设计的“驭风”和“扶摇”两个系列的推力矢量喷管验证机在天空中滑翔,勾勒出一条一条美丽的曲线,他也感受到了作为飞行器总设计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也是他忙碌科研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刻。


    逐渐地,他发现科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要充分调动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他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群力群策,不仅仅是转变了团队成员的角色,更是带来了技术的分享与提升。团队也从打酱油的一群人变成打鸡血的一群人,群力群策,提升了团队的技术水平,更加速了图纸向实物转化的步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老话被人说了一遍又一遍,他也不断遵循着这句老话的教导,帮助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师弟师妹和进行创新实验的本科同学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目前,他已完成指导2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并帮助他们顺利开始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其中一位师妹还选择了和他一样的推力矢量喷管领域继续进行研究;完成1组本科同学的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基金指导,并协助导师进行本科生创新实验的设计与推进。让他们了解了什么叫做科研,让他们知道如何做科研,激发了他们继续深造的热情,这就是“授人以渔”的“渔”。而“传承”,就在这一次一次的讲解和传授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作为学生干部,以身作则、用于担当


    科研做的风生水起,但他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


    从本科开始,他做过了不知道多少种学生工作。各种各样的学生工作,大大提高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本科期间,他从事过的学生工作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从班长到院学生会的部长、书记,从协会干事到协会主席,从纸飞机站务再到版块版主,从普通党员到党支部书记,再到院学生党总支委员,等等等等。他尝试了太多的角色,也学到了太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到了研究生,何去何从,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是一心科研,还是全面发展,也曾让他感到过纠结。但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时间短暂,青春易逝,多些尝试,少些遗憾。


    身为班长,6年以来,他从来没有忘记班长的职责是什么。本科期间,五湖四海的同学汇聚在一个小小的集体,努力提高班级同学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班级凝聚力是当务之急。他采取结对子、互帮互助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班级同学的成绩。每年补考,本班级同学的补考单数量是其他班的一半左右,同时,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不断斩获篮球赛、足球赛等的各种荣誉,班级内同学获得过校级荣誉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80%。而他自己,也获得了包含优秀毕业生、大学成就提名奖、三好学生标兵、十佳百杰青年、校长年度嘉奖等在内的校级以上奖项40项。等到研究生阶段,对象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身为能源与动力学院人数最多的研究生班级的班长,感受到的压力自然与众不同。30个月的研究生生活,如何让占班级人数一半的外校考研同学在南航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始终是他考虑的问题。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他始终牢记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努力服务好每一位同学,从打招呼开始,从小事做起,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不嫌麻烦成为他留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对于来自外校的同学,从带他们逛校园开始,让他们熟悉南航环境,适应南航生活,积极融入南航,并顺利开展自己的学习科研工作。在任何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在电话的另一端,总有他稳重的声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叫随到,24小时,always available. 在上年度评优评奖中,他所在的班同学获得了三好研究生、科研创新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创新团队在内的诸荣誉近60人次,他所在的班级,有近十人奖学金得到了升级。他本人也获得了三好研究生、科研创新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干部的荣誉,同时,他带领的“御风”先进排气系统设计团队也获得了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称号。


    作为老师和同学的桥梁,除了处理好同学们的事情,努力为老师分忧也成为他为自己安排的另一项任务。从学生干部到辅导员助理,变化的不仅仅有角色,更有处理问题的角度。担任了多个学期的辅导员助理,不仅仅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他对各位辅导员老师的辛勤努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对他们增加了敬意。


    他,身为一名军迷,从国防协会干事,到会长,再到联谊会负责人,变的是名头,不变的是情怀。哪个军迷不想让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威武呢?但如何科学有效地普及、宣传军事知识,始终是一个难点。要让青年人乐于接受,也乐于接受,更要让大家和国防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关键。鉴于南航的航空特色和航空底蕴,他便通过和其他同学一起制作航空、军事模型,向同学们讲解装备部件和装备知识,并逐渐将装备知识简化成为大家所学的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让大家明白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一点一滴积累成大炮、火箭和飞机,也更让大家明白,我们学的知识的成果,不仅仅停留在考卷的分数上,更体现在与国家国防工业紧密连接的应用层面。换言之,爱国热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振臂高呼上,爱国是要从实际行动出发的,是从自己做起,要从基础做起,是要把自己放在爱国的整个系统中。


    在不断的磨练中,也提高了他处理事情的水平。把小事要认真做、仔细做,而不是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处理大事的时候游刃有余。同时,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听、多想、多看,要多设身处地,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减少分歧,取得共赢。这些都是他实践检验的至上法宝。


    作为党员,虚心学习、踏实做事


    从高三开始申请入党并成为一共中共预备党员,他已经成为一名有7年党龄的老党员。伴随着7年的成长和历练,他对党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虽然身为学院学生党总支委员,他更明白自己是一名年轻的党员。既是党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戒骄戒躁,要虚心向老党员学习,不断从他们的身上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既是党员,就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要不断学习新时期新条件下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并运用。既是党员,就要认真、及时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对得起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远方的未来总是那么美好,远方的蓝天总是那么澄澈。立足原地,远方终究是远方。不管风吹浪打,不管征途漫漫,管好心,迈开腿,一步一步走,总会里远方近一些。


    正所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