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者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当时为华中工学院)就提出了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目标。在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又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今天看来,当时的两个发展目标十分具有前瞻性,而囿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因素的制约,在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前,华中科大在这两方面的探索虽有初步积累,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直到20世纪末,伴随着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全面推动扩招和合并政策,学校先是被动地接受了这两个政策,后来却因势利导地将扩招和合并与一直以来试图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扩招和调整合并带来的学科布局真正走上了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道路。
竞争者的梦想
1953年,华中工学院在中南地区的龙头工业城市武汉建校。它成立的动因是为了满足新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1960年,也就是华中工学院成立后仅7年,它就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可见在当时工业化建设时代国家对工科高校的倚重。在国家的期望下,华中工学院的定位非常明确,旨在建设一所全国著名的工科院校。
如果说华中工学院早期的迅速发展凭借的是地理优势和国家器重,那么之后,它的迅速发展与一位传奇人物——朱九思校长密不可分。1953年华中工学院建校早期,朱九思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1979年担任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务。在没有外部力量指挥高校应该如何行动的情况下,朱九思开始思考大学理念,并在校园里将之付诸实践。
朱九思
朱九思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充学科。在他心目中有个“综合性”大学的美好形象,他开始考虑华中工学院能否办理科,发展理工综合。理工结合的思想,在他领导全校师生对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数据调研之后,进一步得到了巩固。1979年3月,朱九思考察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众多著名大学之后,留下了“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是综合性的”。〔朱九思.历史的回顾.高等教育研究,1992(4):1-13.〕1980年,朱九思向全校正式提出“把华中工学院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这不仅要求实现理工结合,而且要把实际已经开始设立的文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加以扩大”。〔参考档案馆编的《华中理工大学建校以来文件选编》(第2集),1998:53(内部资料).〕
在“综合化”思想的指导下,华中工学院的学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79年创办管理系,随后建立起数学系、化学系、物理系、力学系等理科系,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系、外语系、新闻系、经济系、社会学系、高等教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等文科系,还建立起建筑学系、建筑工程结构系。到1984年朱九思校长退居二线时,华中工学院已经基本改变了纯工科大学的面貌,向着学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朱九思关注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把研究融入到大学中来。他认为教学不但要与科研结合,而且科研应该走在教学的前面。朱九思倡导把科研引入大学的思想与当时的主流观念是“背道而驰”的,但他却号召全校的师生以满腔热情投入科研中,据统计,1976年华中工学院的科研项目达到138项,参加科研的教师有1078人,占教师总数的57.2%。1984年7月,华中工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朱九思之后,黄树槐、杨叔子相继任校长,他们基本继承了朱九思所确立的学科综合化、科研先行的发展目标,领导学校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到20世纪90年代,华工作为一个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崛起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其不断进取的行动和精神令许多老牌大学倍感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提出的大学分类标准中出现了研究型大学一类,这个概念随后被朱九思敏锐地捕捉到,当时他在华工高等教育研究所指导博士研究生,他便要求自己的一位博士生专门研究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并为该学生联系了赴美国开展博士学位论文调研的工作。研究型大学的形象被带到华工人的心目中,再一次充实了他们的梦想。在公众的心目中它依然是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因而常常会遇到类似“华工还有中文系?”的疑问。华工的学科设置已经覆盖了文、理、工、管,具有了综合化特征,但是它未来的学科综合化道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人文和社会科学仅仅是“点缀”还是要大力发展?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是否会局限理科的发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提得较晚,尚停留在理念层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尚不明确。在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工将会对国家政策做出怎样的反应,它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梦想何去何从?
输入的解决方式
华工在1997年已经开始尝试性扩招,当年,它的人文学院下属4个文科系招生人数基本上翻倍,目的在于发展壮大文科专业。1999年国家启动高校扩招政策后,华工积极响应,1999年本科生招生人数为5260人(考虑到2000年华中科大并校,该数据为1999年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招生人数总和),2002年已经达到7700人。
继扩招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又掀起了合并高潮。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当时,中国高校的规模平均是4000~5000人,规模太小,没有效益;二是由政府机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使然,绝大多数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被下放到地方,归属省政府管理。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及武汉科技干部管理学院4所高校合并,组建成了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大接受国家推行的合并政策的理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强学校的实力。1998年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华工没有第一时间进入这个圈子。在这种形势下,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选择合并以增强自身实力。
1999—2000年短短两年间,华中科大经历了扩招与合并两个“大动作”。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政策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可能不符合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不过,匆忙采取的合校举动,可能在对很多问题的考虑和准备上是不够充足的。比如,学生会对日益拥挤的校园、图书馆、教室感到极不舒服,教师们担心每年招那么多学生会影响学生的整体质量,以及面对100人的专业课课堂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重新解读发展战略
对于扩招与合并政策,华中科大采取的是积极配合的态度。在经历了风风火火的扩招与合并举措后,该好好思考扩招与合并对华中科大究竟意味着什么。
2000年出现了一个机会,合并后的华中科大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时候,周济校长将华中科大几代人 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梦想再度放到显赫位置,同时,他对合并与扩招措施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将它们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紧密相连。这解读充分体现“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华中科大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1—2020》中对学科布局的规划是“以文科、理科为基础,以工科、医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导,以信息学科和生命学科为龙头。大力建设基础学科,为应用研究提供强大的后援”。这是华中科大首次将文科放在学科发展基础的位置上,这说明它对综合性大学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华中科大已经开始挖掘合并对于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意义,它要通过实现学科的融合和拓展来增强学科综合化。另外,华中科大首次提出要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基本保持本科生教育的规模,强化本科生教育高质量的优势,努力培养国际水准的本科毕业生。快速增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注重在研究和开发中培养研究生,使他们具备国际一流的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
2001年出台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它奠定了华中科大通过合并与学科融合、扩招与发展研究生教育两大举措来实现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基础。华中科大马上将城市建设学院的6个院系全部并入主校区,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城市建设融入平行的老华工院系,其独特的规划建设、道路桥梁建设两个专业在华中科大其他院系中也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此外,华中科大在2003年投资1亿元修建了一条公路将华中科大原校区与城市建设学院的校区连接起来,使两个校区真正变成了一个校区。
同济医科大学并入华中科大后,成立了同济医学院,华中科大原来并没有医学学科,同济的并入为华中科大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学科,此外,华中科大大力推进已有的理工科与医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生物技术与医学、光电子与医学的交叉所产生的生物医学工程以及许多新的医疗应用技术,它们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实施学科交叉和融合后,华中科大的国家基础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在总经费中的比例从2001年的36%上升到2005年的56%,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医学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也使得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排名上名列全国第四,大大提高了声誉。
从2003年到2005年,华中科大的本科生招生人数稳定在7300人左右,因为国家政策的引导,2006年开始下降到6200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1995年占1.5%,2000年占15%,2005年占14%,但是由于医学院和城建学院并入的学生基本上都属于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如此看来,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招生绝对数量是比较大的。从2001年开始,华中科大加大了研究生招生的幅度,到2008年,华中科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 0.51,现在,华中科大基本上稳定了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还有小幅下降,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尤其是硕士研究生。这说明华中科大已经基本完成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