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路上
来源:南航报作者:张鑫供图:时间:2016-05-06浏览:1531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例如:皮影戏濒临后继无人的境地、敦煌壁画受损问题。而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天天打交道的是书本,自然而然地,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成为了我们首要关注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我校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高校,那么,我校开设有哪些传统文化课程呢?这些课程都怎样体现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呢?开设这些课程对于理工科院校有什么益处?针对这一系列的疑问,南航报学生记者采访了外国语学院蔡忠元老师。
将英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蔡忠元老师于1982-1986年间求学于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当时修读的是英语(国际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英语只是一项技能,这和传统文化八竿子打不着啊!但蔡老师却把将这一技能型的专业演绎得不一般。
毕业后,蔡老师连续5年任职于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翻译兼教师,在此期间,除了普通的教学,还从事大量的军事武器、军事战术的翻译。在1991至1995之间主要从事国际贸易、航空运输等外贸活动。对于1995年之后到我校任教的经历,蔡老师这样说道:“ 当时就是觉得人应该学哪行做哪行,要凭借个人喜好,将自己所学和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不为学而学,要融入专业自身。”蔡老师主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翻译等,而他写的双解版《道德经》正是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最好体现,正是“合并同类项”的具体呈现形式。
在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蔡老师不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词,还辅助学生走进、学习、传播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而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开设、蔡忠元等老师教授的《中国文化概览》就是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
据蔡老师的学生说,蔡老师特别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自己致力于古代诗词的翻译,而且要求学生练习,并在课上课后悉心地为学生纠错。当记者问及教学目的时,蔡老师想了想说道:“教书育人,寓教于乐,这是最大的目的,也是我从教的乐趣所在。”在蔡老师弱化自身的从教道路上,他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的为人之道,秉持事做过即归零,“风过而无迹”的处事理念,希望在讲课过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会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考、换位思考的能力。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一位教书育人、寓教于乐的老师,他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公民,他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人都想取得一定的成绩,目标不一样,实现方式也大相径庭,但目的地始终一致,那就是成功。蔡老师不仅授我们以鱼,更是授我们以渔。
学生说,蔡老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上仔细教授翻译知识,并时常拓展传播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课后也是耐心解答学生疑问,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蔡老师办公室请教问题。
那这样蔡老师不会感觉疲累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仅因为蔡老师对中国文学的满腔热忱,更因为他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他强调“身体力行”地做人做学问,也以此要求他的学生。因此,他才会建议学生应该多读注解版本的古代文学作品,读后多思多想,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处事方法。而他本人也表示,将继续进行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下一步将翻译《庄子》,进一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做人做学问一致,更好地传播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为我校增添一抹人文气息。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