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的五四评优活动正在火热的进行中,空间、朋友圈已被拉票的消息刷屏。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用“拉票”,浏览量就已经超过三千,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连不认识他的人都纷纷推荐他,为他“点赞”。
他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从600人中脱颖而出,还没毕业就已经在芒果台担任很多工作,他参与宣传推广的3个节目——爸爸去哪儿、天天向上、爸爸之夜,名列7月份全媒体传播30强。然而,这位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李建明,学的却是公共管理专业。
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李建明来自陕西的一个农村,考上大学,也算是小乡村里破天荒的头一回了,李建明说,“虽然没有出现小说中那种乡亲们拿着鸡蛋送行的场面,但我至今还记得一个住在我家对门的姑姑送了我一双她亲手绣的鞋垫。”
大一入学教育,他看到一些优秀校友的故事,有的从小就立志设计出中国最好的飞机来,有的小学开始就不断地获得发明专利,这才知道在自己还没有任何意识的时候就已经被别人绝尘而去,远远地甩在后面,甚至根本没资格和那些优秀校友相提并论,那些昂贵的梦想是他无法触摸的。
“还记得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下‘长大可以当个作家’的评语。我掂量着,和别的梦想相比,写作算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因为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完成,而我只能有纸和笔。”李建明说,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的记者和军人,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当记者。尽管自己的梦想开始得有点晚,但他丝毫没有气馁,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成为“记者”这一目标上。
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
“柱哥,你稿子写得这么好,是新闻专业的吧?”常常有人这样问,对他而言,这是一种肯定。“找我改过稿子的人,不谦虚的说也有上百。”李建明自豪地说。
大一加入南航报记者团,跟着学长学姐学写稿子,之后又当上了团长,做培训改稿子,自学视频剪辑、摄影和修图……“由于自尊心很强,我不太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当时寝室里就有一个剪辑的大神,但我还是自己从网上找教程来学习。”对于之前几乎没接触过电脑的李建明来说,他学起来是很吃力的。“不过现在,部门的美编也是我了。”李建明笑着说。
大学生手机报、扬子晚报、东方卫报、金陵晚报,丰富的实习经历也让李建明在记者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大学四年,他的实习机会都是自己找来的。李建明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是去扬子晚报实习的那次。大一的时候为了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作业 ,他与一位同学想去扬子晚报社采访记者,而报社周六只有一名记者在加班,他们采访完这位记者后就离开了。大二的暑假,那位记者突然联系他,问他要不要到扬子晚报实习,这一问,李建明也摸不到头脑了。“当时我很惊讶,因为也没怎么接触过,他居然问我要不要去实习。后来知道他是因为看了我空间里写的文章,觉得我写得挺不错的,就给了我这个机会。”
就这样大二的暑假留在了南京,为了避开早高峰,他每次上班都很早。当时,学校寝室还没有空调,他实习的两个月,正是南京最热的夏天。在金陵晚报实习,金陵晚报的记者也是对他赞赏有加。大三的时候在社区报实习,几乎成了报社的顶梁柱。
四年来,李建明要上课还要实习,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去报社接采访任务,午饭时间写好稿子,下午还要赶去上课,连跑到食堂去吃饭的时间都得挤出来。大学的3个暑假里只有大一暑假回家一个月,其他时间都在实习。
“男神”一点不高冷
在同学们写的推荐词里,有很多人把李建明称为“男神”“长腿欧巴”。新闻专业大三学生李欣曾是他的部员,说道:“他一直都在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喜欢麻烦别人,很多事情都逼着自己去做。每一个大神背后都是不懈的努力。李建明是大神也是我们的男神。”
虽被称为“男神”,但他一点都不高冷,“第一次见到柱哥是在记者团开会时,当时感觉他不像记者团团长,太随和了。”计算机学院李佳杰说。
他给自己取名字叫“李铁柱”,喜欢别人叫他柱哥。“铁柱哥真的是一个淳朴热情的陕西人。大一刚来学校,中秋节饱受思家之苦时,柱哥出来了,他给我们几个学弟送了月饼。”李建明的老乡王杰说。他和谁都谈得来,曾了解到后街卖热干面的大爷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自己写了诗想创作成歌,苦于没有渠道,李建明就想方设法找人帮他谱曲。
如今,李建明在湖南卫视频道总编室推广部实习,《花儿与少年》的国内推广工作也是由他负责。从开始实习时的无知、担心,到后来逐渐地适应,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总有出错的时候,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收获。“郭德纲说过,他小时候家里穷,放学下雨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等伞,可他家没有伞,所以只能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得努力奔跑。而我就在努力地跑着。”李建明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