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尼哈德:服务青奥会的南航“洋雷锋”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作者:沈楠供图:时间:2014-09-05浏览:730

     在南京青奥会的志愿者群体中,有一群或是金发碧眼、或是皮肤黝黑的洋面孔,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上却带着同样的标签——青奥会志愿者。虽然只有十多人,但这群外籍“小青柠”的微笑与活力,却成为青奥会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在这群外籍“小青柠”中,一张熟悉的面孔吸引了不少记者的关注,他就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志愿者尼哈德。今年20岁的尼哈德是南航航空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性格开朗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说起尼哈德,他可是不少记者的老朋友了,去年的亚青会上,他作为通用类志愿者在举重场馆为技术官员提供服务,因为出色的表现,还获得了亚青会“优秀志愿者”的光荣称号。相比去年,尼哈德的汉语又流利了不少。他说亚青会期间,通过与其他志愿者和中国工作人员的交流,他的汉语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鼓励了我决定今年继续担任青奥会志愿者,我可以更好地提高汉语水平。”

    尼哈德不仅是青奥会志愿者中的小名人,在学校里,他也是师生们称道的“风云人物”。在南航,他不仅担任航空班的班长,还是学校国际交流协会外联部的部长。2013年,他成功当选南航校学生会副主席,成为南航校史上第一个在学生会担任领导职务的外国留学生。学习之余,尼哈德还在学校的“爱心报刊亭”从事志愿者服务,尼哈德说:“南航有不少留学生,他们初来中国,语言不通,我正好可以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帮助他们。”除了能流利地说汉语和英文,他通晓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的语言,他还会一些阿拉伯语,并且正在学习西班牙语,是个不折不扣的“语言帝”。语言上的优势也使他从亚青会的通用类志愿者成功转型为青奥语言类志愿者,还成了青奥会南航留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小组长。

    青奥会期间,尼哈德的工作地点并不在青奥村,作为一名IOC(国际奥委会)助理,他的工作是为来自摩纳哥代表团的官员提供陪同服务。但是为了给嘉宾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他特地利用休息日到青奥村踩点,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另外,为了方便嘉宾观光购物,他还贴心地准备了一些景点和购物场所的攻略。在青奥会期间,他热心细致的服务也给代表团官员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8月28日,青奥会结束前夕,李克强总理专程看望了青奥会志愿者。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尼哈德受到总理的亲切接见。在一群志愿者代表中,这个皮肤黝黑,头发蜷曲的外国人格外引人注意。见到总理,尼哈德激动地说:“虽然我是一名老外,但是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成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在青奥会的赛场上,我要努力做一张向全世界展现南京形象的中国名片。”总理赞赏了他热心服务青奥的精神,打趣地跟他说:“你不是‘老外’,是充满活力的‘青外’。”尼哈德还幸运地得到了总理的亲笔签名,现在,这成为他最珍贵的收藏。

    对于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分享青春,共筑未来”,尼哈德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青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青春是一种态度,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我曾经遇到过一个82岁的老人,他也是青奥会的志愿者。如果有一颗年轻的心,那么即使80岁了也还是青春。”尼哈德说。

    当被问及当志愿者是否感到辛苦的时候,尼哈德一脸的轻松:“当然不辛苦!我喜欢做志愿者,也享受这个过程。尽我所能帮助他人,让我感觉无比充实和快乐!”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我曾经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一路走到今天。我想把我得到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爱。”这个淳朴的孟加拉国大男孩希望每一个被他服务过、帮助过的人都能够主动去帮助他人,把志愿者的友善和爱心传递下去。

 

总理接见尼哈德
尼哈德珍藏的总理签名
总理和志愿者代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