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为绣,远观成画,画绣交叠,使人分不清哪一笔涂抹,哪一眼穿针。乱针绣,创始于杨守玉大师之手,已然成为江苏常州著名的手工艺代表,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名绣。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穿引丝线与时间,最终在锦缎上呈现不老的妆容,玻璃相框背后,藏匿着一针一线的韵致,又流露着一门技艺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让人隐隐察觉出一缕逐渐消弱的生命之烟。 为了进一步了解乱针绣的特色与传承,机电学院暑期实践小组造访了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并前往目前这项手艺的掌门人孙燕云女士的工作室。 孙燕云是杨守玉教授弟子陈亚先女士的女儿,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与针绣结缘,从艺二十余年已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乱针绣第三代传人。表明来意后,孙燕云放下手中的针线,向队员娓娓道来自己与乱针绣的种种过往。对于母亲陈亚先,孙燕云表露出深深的尊敬,作为常州唯一的国家级大师,陈亚先女士传承了杨守玉教授的技法,并发扬光大,创办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孙燕云依靠自身对乱针绣的热爱与长久的努力,考入该研究所开始了针绣手艺之旅。谈及当下,孙燕云建起了自己的创作中心,把重点转移到手艺的创新与传授上,八月中旬还将赴北京展出。 当问及乱针绣技法的创新时,孙燕云说道:“创新的方面主要在题材画面、针法、面料和装裱上。”从故时的黑白画面到逐渐参入了纷繁的色彩,从最初的西洋画融于针线到当下将国画元素添加进针绣画面中,单一色彩的画面为复杂精致的多彩画面取代,题材也趋于中西结合,风景泼墨、人物静象、鲜花装饰等丰富的画面内容,已经在手艺人的指尖流淌成自然的美感。在针法上,乱针继承了苏绣平针绣的特点而又超越这一类传统绣法,自成一体,以交叉的针法为主,利用针线的层层交叠,实现色彩的调和以及画面的立体化,使观者看来,画面叠合而不粗糙,色彩多样而不杂合,这都归功于绣者的指尖功夫和平和心绪。在面料上,可用纱、棉、绸缎等材质,因题材而异。孙老潜心多年,在手艺的创新上投入了极大心血,展示的作品,无不惟妙惟肖、精致绝伦。也正因为孙老的坚持,这项手艺才能经久不衰,闻名中外。 然而,单是个人的微薄努力,并不能确保数十年后乱针绣依旧繁盛如初,就如同当下已然没落,也许再过十年,乱针绣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印象。对此,孙老讲述了如今所欲的传承难度。尽管已经将手艺作为课程带入一部分大学,但只是作为一项选修课满足在校生的学分制度,掌握后的学生仅仅应用到礼品的制作上,而不能做成精品,无人潜心钻研,无人忠实的当成自我信仰;现在多数大学生缺少对针绣的兴趣,缺少静心刺绣的心绪,同时乱针绣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于培养一名专业的工艺师非一朝一夕可实现;放开眼界,个人的努力受到了资金与场地的限制,在政府提供的辅助过少的情况下很难将手艺的影响扩大,仅是让学生得到充分培养的资本就无法满足。 在传承之火薄弱的现下,唯有依靠权力上层的进一步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体悟乱针绣的魅力,方能滋生新的血脉蔓延,也唯有依靠进一步的学院式专业指导,帮助甘于沉心在远避尘世的艺术世界的人们找到安身之所,才能不枉一代代大师对针绣的虔诚顶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