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层次人才特区。第一,超常规投入人才引进工作。自2007年以来,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方面进行超常规投入,共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经费5.5亿多元。第二,创新高层次人才选聘机制。苏州大学引进人才的程序相对简单而快速,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于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人事处直接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评估,并由所在学科的学院(部)组织面试,在综合学院(部)、专家评估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其工作职责及提供的个人待遇、科研启动费、家属安排等等。最后报学校审批,并由人事处落实相关手续事宜。第三,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由引进的特聘教授(学术大师)领衔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全权委托他们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实现“以人才吸引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团队效应。第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协议工资制度,在启动经费、薪酬、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提供倾斜性支持。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进行3至5年的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确保其能够静心钻研,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 以入选“2011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南工大是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2011年,学校成立协同创新部,负责“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建工作。由南工大牵头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扬子石化、中国建材集团等单位组建了“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面向江苏化学工业高端化的重大需求,举全校之力、倾全校之情、凝全校之智,在政策、人才、经费等充分保障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实现中心的良好运行,最终成功入选“2011计划”。入选“2011计划”后,南工大成立了“2011学院”,并从2013年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2011学院”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扩大“2011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聘任制、年薪制,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通识+专业”课程体系,实行小班化教学,采用讲授、讨论、实验、企业实践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在部分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