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距离有多远,我用十年来丈量”这是站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特别嘉奖领奖台上的朱雅亮,对于自己这十年的总结。十年前,正在读大学他因病退学,选择去民办学校当老师;四年之后,他毅然辞职重读高三,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南航;十年后的今天,他荣誉毕业,并获得学校的保研资格。朱雅亮说:“我就像一名登山者一样,翻过了一座座的山峰,为了我人生的梦想,我时刻准备这踏上新的旅途去迎接新的挑战。”
不忘初心,坚守教师梦
朱雅亮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能是从小便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于是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同时,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在他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努力学习的他,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感觉到离自己的“教师梦”越来越近的同时,他也更加不敢松懈,他明白只有一路向前,梦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最终,16岁的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梦”近在咫尺。可是这时,命运却似乎与他开了玩笑,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哪怕是休学两次,他也无法改变不能继续学业的现实。
梦想破灭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可是他还需面对的,更是继续生活的现实。为了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他决定外出打工。可是,究竟到哪儿去,做什么,他却不得而知。
最终,他选择和大多数外出打工者一样,来到广州。“我在广州没亲人,没朋友,当时刚下火车时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回想起当时刚到广州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没能在华师完成学业,实现梦想,我一直都觉得很遗憾,可能是心中还有那一种渴望吧,我还想完成梦想”,于是,他选择到惠州,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朱雅亮很欣慰,可是毕竟民办教师和公职教师还是有所不同。“每年暑假,我们都需要自己挨家挨户去做宣传,一个一个地去做工作,期望这些家长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而说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他刚到学校第一次出去做宣传时,在菜市场遇到一个带孙子的老婆婆,老婆婆不懂普通话,而他又不懂粤语,他们俩比比划划一番后,老婆婆终于留下了她的电话方式,朱雅亮当时特别开心,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学生,结果回学校后一拨电话,是空号。
就是在这样的磕磕绊绊中,朱雅亮走过了四年的民办教师之路。在他的意识里,教师不光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做人的引导者,他更愿意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上课时,他努力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他却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他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个职业当中,在做完第一学期民办教师后,他瘦了30斤,回乡时连亲戚都已不认识他。
然而,付出肯定是有回报的。“有一年的我生日那天,下午下课后我的办公室突然涌进了几十个学生,仔细一看是我之前带的一个班级。他们一共来了42个人。”独自在外的朱雅亮,从未想到过自己会受到这样一份生日礼物,“当我看到原先冷冷清清的办公室,一时全部站满了学生,全部是来给我庆祝生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直到今天,他依然感动。
四年的教师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朱雅亮坦诚对于这四年,他可能失去的是无价的青春,但是,他觉得这却不能用值不值得来衡量,“存在便具有价值。这四年教会我的独立与坚强,对于我思想上的成熟,和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是肯定有所裨益的。”
现实遇阻,重燃大学梦
成为民办教师,步入社会工作,让朱雅亮更加直面到了现实竞争的残酷与激烈,让他更加明白文凭、学历的重要,知识的可贵。
他在网上应聘了一个学校的职位,在顺利经历了面试、笔试和试讲后,他在考场外等待结果。这时,一位考官走了出来,和他攀谈了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聊的还挺开心,后来考官随口问他是谁介绍的,而朱雅亮老实回答说是他从网上申请的,没人介绍时。考官变了脸色,立马跟他说,这个职位已经招满人了。
在这一刻,他更加明白了当初不能完成学业,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我当时做出复读的决定,只用了一分钟。之后立马给我的家人打电话,告诉他们我的决定并买票回家,报名复读学校。”
就这样,朱雅亮以23岁的年龄,重新加入了高考复读大军。实际上,当他第一天走进复读班级时,他还穿着衬衣西裤,脚蹬皮鞋,还与学生这个身份,格格不入。“我的同学后来告诉我,他们当时还以为我是听课的老师,结果下课了还看到我没走,还觉得很奇怪呢”,朱雅亮笑着说。
要通过短短一年,将高中三年的6门功课全部消化,对于一个正常的高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朱雅亮却已经在此时丢掉课本近六年。时间,对于他来说才是最大的困难。他每天早晨六点不到,便起床学习,晚上一两点才睡下休息。这样的高强度学习,让他本来便不太好的身体又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一般是上午打点滴,下午再学习。”
实际上,支撑他一直走下去的,不仅是来自对现实的考虑,对大学梦的坚持,还有来自曾经同学的鼓励。他曾经的大学室友,是一个28岁的男生,“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他都可以,而我,不可以呢?”
最终,他以班级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进入南航之后,他也努力着将自己的“大学梦”编织得更完美:四年专业成绩名列第一,大一便主动请缨跟着研究生师哥师姐做科研项目,大二更是被实验室派往东南大学的课题组做协助工作。“往返于实验室和图书馆的过程中,充实与快乐是我最大的感受。”而在南航的四年时间里,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支持鼓励,都让他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他先后获得了学校百杰青年志学校典范、江苏省三好学生等。他说,正是南航给予他的学习、科研平台,才让他对于未来,有了更多思考,有了更多选择,也正是这些学习、科研经历,让他未来更愿意从事科研工作。
怀揣感恩,实践志愿梦
98年的洪水,朱雅亮家颗粒无收,家里的条件实在不允许供两个孩子上学。于是,他的姐姐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他,并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他说,他努力读书的另一半原因,便是感恩。
进入南航后,他加入唯一的社团,便是爱心社。他常常利用周末,带队到地铁站、孤儿院、敬老院等地方做志愿服务工作。
2012年暑假,朱雅亮带领了班上15个同学前往贵州山区进行支教。“我们在那儿带了一个月,与其说是我们去支教,不如说是我们去受到教育。”在那里,朱雅亮遇到一个六年级的小男生。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做饭洗衣喂猪、照顾弟弟妹妹起居饮食,但是,他还依然坚持着每天都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学校上课。这些,都带给朱雅亮不小的震撼。“我没想到在那样一种艰苦的环境里,他还能坚持学习,还能那样乐观,这都让我觉得我之前的经历都没什么。”
朱雅亮说因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经历,他对穷人或者弱势群体,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懂得自己的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会尽全力去帮助别人,他更愿意成为爱心的传递者。
十年光阴,朱雅亮一步步从坚守梦想,重燃梦想到实践梦想,他是用时间,丈量着他曾经的一个个梦想,以及未来的一个个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