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词结缘

来源:南航报作者:张蓉 陈琴供图:时间:2012-10-10浏览:657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记者的要求下,来自南航的印尼籍留学生 AdiWijayaOeyliawan(中文名黄韦升)正流利地朗诵着毛泽东的《沁春园·雪》。正是凭借这首诗,黄韦升在2011年度的“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全国决赛上获得了“在华外国留学生组”优秀奖。这是南航留学生首次参加此项比赛,也是江苏省本次参赛留学生中唯一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人。
  一边忙着毕业设计,一边准备比赛
  
说起参加此次比赛,黄韦升用“偶然”二字来形容。
  去年9月,学校接到了比赛通知,此时距离上报参赛作品截止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月。辅导员徐乾推荐中文不错的黄韦升和另一名越南籍女生参加比赛。由于自己对诗词很感兴趣,黄韦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而他选择朗诵的诗词则是中国学生耳熟能详的 《沁园春·雪》。
  黄韦升坦言,虽然平时有说中文的机会,但要完完整整地背出一首诗词,对于他这样一名接受全英文教学的工科留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尤其还要表现出其中的感情。
  对于主修飞行器设计的黄韦升来说,大四的课业负担并不轻。毕业设计是他最花费时间的事情,每天晚上都要自习到10点。而为了准备此次比赛,他每天自习后就全身心地扑在了比赛上:理解、背诵、朗读。而此时,另一名越南籍女生由于课业繁重已经放弃比赛。黄韦升却坚持了下来。
  为了正确掌握好朗诵时的仪态,他每次都对着镜子进行练习,从发音到语调,从脸部表情到肢体语言,黄韦升一次又一次地纠正自己,不断克服自己因为害羞而表现出的不自然感。
  查字典、跟着视频学习朗诵、接受学校广播站播音员的指导充斥着他的课余生活。
  最后一星期的集训期间,他的辛苦努力使他最终的朗诵表现与起初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同学和辅导员看了黄韦升的朗诵视频后都点头称赞。
  不过,由于时间短促,黄韦升表示对自己的表现还是不太满意。作品投出后很长时间没有回应,致使他以为自己早已落选。在前不久得知自己获奖后,他说这的确算是一个“surprise”。
   “外婆从小就教我唐诗 ”
  黄韦升来自位于北纬7°的印度尼西亚,100多年前,他的家族从中国举家搬迁至印尼。时光荏苒,虽为华裔,但语言习惯早已被同化,家里只有外婆还会中文。
  在黄韦升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他识字、读书,还常常教他一些简单的唐诗。尽管那些词句他大多不懂其含义,但因为兴趣,常常也能背诵出好几首。家里也有不少中文书籍,黄韦升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那时候,黄韦升就对那些规规矩矩的方块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高中毕业后,黄韦升选择来到中国留学。
  中学的时候,黄韦升正式开始学习中文。虽然学校并不把中文作为一门主要课程,但由于他对中文有着极大的兴趣,中文课的成绩一直不错。也因此在进入大学后,黄韦升的汉语课都是免修,也常常能够获得90多的高分。“我想这些都跟我外婆从小的影响分不开吧,是她把我领进了中文的大门。”黄韦升说道。
    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来到南航后,黄韦升经常注意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中文听说能力,在平时也积极与汉语老师、宿舍以及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流利地用中文与人交流了。当记者第一次打电话同他约定采访相关事宜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标准的普通话,让记者都惊叹他的发音竟然如此标准。
  由于中英文水平都相当不错,黄韦升常常在汉语老师和部分英文发音不标准的学生之间充当起沟通的桥梁。从上学期开始,他还主动去辅导员办公室申请担当学生助理,以期解决更多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学习用心、成绩突出、工作尽职”是辅导员徐乾对黄韦升的评价,已经获得保研资格的黄韦升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

新闻链接:
  “中华诵”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这项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活动自2007年开始举办,是一项重要的年度语言文化活动。“2011经典诵读大赛”设教师组、高校学生组、综合组、集体组、在华外国留学生组、海外华人学生组等6个参赛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