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能而战——记中国节能大赛上的“南航枭龙”团队

来源:《南航报》记者团作者:董英杰供图:时间:2011-10-26浏览:176

 

 
    编者按: 2011111213日,由本田公司主办的“2011年第五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即将在广东拉开帷幕。2007年,以创意、节能和竞技三大元素为核心的Honda节能竞技大赛正式进入中国,以“挑战一升,环保一生”的口号迅速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环保节能挑战赛,每年有超过100支的高校车队参赛。20119月,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高校选拔25第五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节能传播使者,对本校节能车队、节能竞技大赛以及环保理念做全面宣传和报道。《南航报》学生记者作为我校“南航枭龙”参赛团队传播使者,对“南航枭龙”团队进行了跟踪报道。
 
    这个暑假,在每个静谧的清晨,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形色匆匆地钻进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实验室,开始敲打他们的战车。他们没有造过车,却在进行着一项大工程——制造燃油节能车。一升汽油可以跑多远?五百、一千、两千公里……跑得更远,是他们一直渴望的突破。
    Honda节能竞技大赛举办了五届,这也是这个“一脉相承”的团队第五次以节能的名义飞驰。正如大赛“挑战一升,环保一生”的口号,他们的目的不是比赛,而是挑战、成长和传递环保理念。
    他们就是“南航枭龙”团队,来自二院车辆工程专业的节能实践者们。
 
以青春的名义宣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车,却要制造燃油节能环保车,不仅重重困难,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虽然团队成员都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但是将理论变成现实,中间还横亘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茫然,铺天盖地的茫然。”是队长江星星最初的心态,“真正的专业理论才学习了一年,从来没有实践经验,刚开始的几天根本无从下手。”即便如此,他们毅然潇洒擂鼓,为节能、为青春而战!
    夏天的南京,有种异常的炎热,加上成群结队的花蚊子,实验室俨然成为“受刑”的好地方,“南航枭龙”在这里一呆就是整整的两个月。顶星出、戴月归,蚊虫叮咬、延误饭点已成为家常便饭。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战车”复杂的电路让团队一时间理不出思路,“那几天几乎可以用‘茶不思饭不想’来形容,在车前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研究每一根线路,拆了接、接了拆”。因为发动机改装需要个体焊接,他们在加工转向时,也废了不少周折。那几天南京格外热,黄东和队友就顶着烈日连续三天穿梭在一条又一条焊接加工的巷子,终于在第三天傍晚,他们拿到了“offer”:“战车”终于启动了。
    就这样,这条鸿沟逐渐被他们不服输的精神抹平了。
 
以谦虚的姿态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自身学车辆工程专业,接触的都是汽车理论,却要改良摩托车发动机,制造能开动的节能车。唯有脚踏实地地学习,才会有突破。
    “虽然经过多次调整,化油器依然不能使发动机稳定怠速,一位修自行车的大爷帮我们调好发动机化油器,并且告诉了我们调节方法;一个看似平常但却有20多年修摩托车经验的热心人,给我们提出安装张紧轮防止链条掉下的有效方法;还有一位修电瓶车的师傅帮我们安装好刹车系统。这些看似平凡不过的人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位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阅历同样可以使他身具智慧,这也是我们不拘泥于课本理论进行节能车制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队员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原声流露,虽然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将团队脚踏实地的精神以最朴实的方式做了诠释。因为学习,所以进步。
 
以环保的理念成长:挑战一升,环保一生
    “大赛举办了五届,我也一直带队参加了五届。虽然没有多少经费,条件也不优越,但是我觉得能让我的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成长,让他们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就像大赛的口号一样‘挑战一升,环保一生’,因为比赛,从而推动他们,去关注环保、践行环保、投身环保,是我最快乐的事。”整整5个春秋,这一直是指导老师何小明的心声,比赛不是目的,得到锻炼与成长才是目的。
    何小明带领的团队没有让他失望。车把手、车胎、电线皮……都是废旧物品再利用;为了达到环保的最佳效果,团队成员趴在排废气筒口一次又一次地闻排出的烟雾的味道,直到消除所有味道。整整3个月,队员们没有休息、没有假期,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献给了节能车。
    “南航枭龙”,为节能而战,更为成长而战!2011,在广州比赛现场,又会演绎一段传奇。让我们期待他们载着节能的名义,驰骋青春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