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吴希明
20世纪90年代后期,直升机所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的研制任务。这是一个全新的型号,是一个高难的挑战,它要求在没有任何参考样机的条件下完全自主地进行研制。在型号研制阶段,吴希明先后担任该重点工程的第一副总师、总设计师。在型号研制任务最艰难的两年里,他仅在国庆和春节各为自己放了两天假。他和全体参研人员长期坚持“611”工作制,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他脑子里每天萦绕的都是技术方案、攻关措施、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曾经连续工作两个晚上三个白天;为了协调解决型号问题,他曾经一周之内四次奔赴外地。办公室、会议室、试验试飞现场以及候车室、飞机上、宾馆里,处处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与妻子李俭尽管都在所里工作,但一年里相聚的日子还不到四分之一。
型号的研制过程完整地见证了吴希明不断进取的事业追求。他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他充分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型号研制全线的作用;他努力借鉴已有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研制实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重点工程研制过程中,吴希明和参研人员共同努力,创造了直升机发展史上的多项奇迹。2001年,年仅38岁的他担任了直升机所总设计师,成为我国直升机技术研发团队的领军人物。
吴希明的成长和成就并非命运的特殊眷顾,而是他恪尽职守、不懈奋斗所结出的硕果。他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名利;他严谨求实,不走捷径;他勤于创造,不畏艰难困苦。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直升机所开始研制轻型的直11军民通用直升机,时任总体组设计员的吴希明负责直升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当时,所里花费2000多万元从国外进口了一台计算机辅助设备,但是没人会用,就连计算机中心的专业人员也束手无策。
新婚不久的吴希明为了攻下这道难关,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天起就把家搬到了机房。他在一百天里,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在机房和资料室度过,体重从120斤下降到不足100斤。他像着了魔似的冥思苦想,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机,而且能够在计算机上开展设计工作。经过艰苦摸索,他终于成功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型号全机理论外形设计。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填补了我国直升机领域CAD、CAM的空白,开辟了直升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为加速型号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4年12月,直11顺利实现首飞,我国终于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型号研制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重大飞跃。
吴希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告诫型号研发团队,要重视型号平台的每一个细节,所有的技术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几年前,某研究室承担了替代尾桨的研制任务,在确定耐久性试验方案时,他反复听取技术人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的意见,然后自己又思索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项工作原本可以由基层技术人员自行完成,但是在关键问题上,他坚持亲自参与把关。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他20多年如一日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准则,不放过一个缺陷、一个疑点。
一次,某型号进行科研试飞,飞行员对飞机评价很高,只反映偶尔有点小噪音,吴希明没有轻易放过这个征兆。在随后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们一起查阅了几千份技术图纸、几百份计算报告,做了几十次地面试验,终于排除了这个隐患。“一个小小的噪音=30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吴希明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他正是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技术直觉,通过与大家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科学、严谨、合理的技术决策。
注:吴希明为我校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