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科研与育人中闪光

来源:南航报作者:赵青见 海燕供图:时间:2011-02-16浏览:348

   儿时的他,常站到教学楼顶向高处掷纸飞机;青年时的他,曾在德国宇航研究院埋头搞科研;如今的他,研究方向不断拓宽至实验空气动力学、流体流动测量和显示技术、流体主动流动控制激励器、大迎角高机动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拒绝学术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流体力学的研究天地开拓着、进取着;他力行科研育人,尽显师者的责任与情怀。他,就是我校航空宇航学院2009年度新增博士生导师顾蕴松教授。

                兴趣引领科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对纸飞机、航模等的兴趣,引领着顾蕴松渐渐地步入了航空航天的科研天地。高考时,他毅然报考我校航空航天学院的空气动力学专业。为了在专业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他不断学习深造,直至攻下了流体力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时,顾蕴松虽已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但他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踊跃参加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广泛结识学术大家,并积极争取和业内人士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他所主持的“大攻角细长体非对称流动和侧向力控制”科研项目,就是他学习借鉴前辈的科研经验、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另辟蹊径进行的研究,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顾蕴松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砥砺了专研学术的精神。从事流体力学实验研究工作的他,科研才能日益显露,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在全国空气动力学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担任《实验流体力学》杂志编委;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声速专业委员会、流体测控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巧干助推成功

  如今,顾蕴松不仅要搞科研,同时肩负着教学、实验室管理多副担子,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为了不影响科研工作,他只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在一般人眼里,搞科学研究是很累、很苦的。而顾蕴松却乐在其中,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兴趣。演艺圈有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这是一种敬业的态度,也是一种痴迷的境界。在顾蕴松看来,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就一定会学有所获、干有所成。这么多年来,正是兴趣支撑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除了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外,顾蕴松还懂得巧干。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现代流体力学之父”的冯·卡门,一直是顾蕴松学术上的标杆和精神上的导师。冯·卡门令顾蕴松叹服的不仅是他难以企及的学术成就,还有他开朗的性格、不凡的谈吐、丰富的阅历。顾蕴松认为,冯·卡门是一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完美的科学巨人。理论联系实际,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成为顾蕴松对科研境界的最高追求。

  生活中的顾蕴松从不自我封闭,而是广交业内人士,并利用一切机会和别人交流。他认为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科研的灵感。虽然科研工作很辛苦,但顾蕴松的抗压能力很不一般。面对研究中的压力,他总是通过欣赏音乐和进行体育运动的方式来缓解。他说:这样不仅使身心放松,也让身体得到了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也能得到增强。

                力行科研育人

  学术方面,顾蕴松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和成绩;育人方面,亦有其独门秘诀——科研育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在指导学生时,他从不简单地命令学生行事,总是通过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精神。他喜欢做学生的朋友,在实验室里,经常可以见到他与学生亲切交流、反复讨论的情景。对于学生的教育,顾蕴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科研任务时,当小组里一个同学上台做陈述时,其他同学不能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从而达不到最佳讨论效果。面对这种现象,顾蕴松采取“中西配对”的模式,让自己的研究生带着外国本科留学生做研究,从而让中国研究生从外国留学生身上学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留学生则很快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顾老师的这一招的确有效,我们的科研合作精神和语言交流能力由此得到了增强。”他的研究生如是说。

  有着海外学术经历的顾蕴松感慨,时下的大学生除了缺乏合作精神外,学习的主动性和学术的钻研精神还略有欠缺。“现在的一些研究生,不是出于对知识的内在渴求而读研考博,而是被严峻的就业形势所‘逼学’,而要做好学问,前提是主观上‘想学’和‘主动学’。” 顾蕴松希望学生以一颗敬畏之心面对知识和学术,严谨对待科研工作,努力培养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