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信念和追求,让他在学术海洋上下求索;是执著与坚持,让他在漫漫求索中获得了成功;是责任与谦逊,让他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教学相长。谦和睿智、平易近人,这是我校2009年度新增博士生导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郑易平教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坚守信念 孜孜以求 信念是人们对理想所持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意志和决心。一个坚守信念的人,注定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正是源于对信念的坚守,郑易平在学术的道路上一直孜孜以求。199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2年后,郑易平应聘到中国矿业大学工作。硕士期间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他,始终渴望在政治学领域有更高的造诣。在矿大工作6年后, 42岁的郑易平毅然决定继续深造,在职攻读武汉大学的博士学位。读博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正如他所言:“至今回想起那段读博的经历,心里依然充满着辛酸。”那时,他的专业方向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由于该研究在我国政治学领域还刚刚起步,为此,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郑易平,每天都要泡在图书馆,阅读大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以如饥似渴的求知去排解那份独行的孤寂。读博的同时,郑易平在矿大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还得继续,多副担子压肩的他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努力做到求学深造与本职工作两不误……功夫不负有心人, 5年的艰辛付出后,他如愿获得博士学位,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而读博期间所历练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至今依然伴随着他行走在学术道路上。 一路求索 收获丰硕 在向学术高峰奋进的征途中,郑易平一路求索,也一路收获。凭着坚实的专业基础与独特的国际视野,他于1998年出版了专著《21世纪的较量——美日欧俄四强的走势与中国》,获江苏省第六届哲社优秀成果奖。此书被许多高校推荐为专业参考书,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0多年过去了,书中的预测基本上被实践证实。另外,他对于斯大林体制研究的一些论文曾引发学术争论,受到学界内的广泛关注;有关基督教对美国政治影响的研究论文相继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政治学网以及《环球视野》等转载,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2篇文章在我国台湾著名刊物《中国文化月刊》《欧洲评论》上发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9年,郑易平又出版了《冷战的终结》,这是一本关于20世纪超级大国的政治体制的特征、稳定性及对抗过程分析的大作,洞察之敏锐,视野之开阔,分析之独特,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郑易平学术研究的勇气与功力。他用求索与勤勉,收获了睿智与博学。 谦逊博爱 教学相长 郑易平认为本科教学是学生积淀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升学和就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他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备课时,他做足了“功课”,大量查阅与教材相关的文献资料,紧跟学术前沿,主动更新知识。课上,他力戒照本宣科、避免人云亦云、就事论事地简单陈述,竭力向学生传达自己对于某一学术问题、社会现象独特而有说服力的见解和思考。“每次给我那帮孩子上课,我都很有压力,他们也是我的小老师呀!”知识渊博的郑易平,在学生面前从不“妄自尊大”,他说:“南航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面广、思维活跃;面对他们,容不得自己以师者自居。”虽有压力,郑易平还是喜欢给学生们上课,因为从学生身上他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智慧的灵光。他说:“教学相长是为师从教的我不懈的追求,也是我已有的收获。” 郑易平一直提倡并努力践行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科专业的特殊性,他在一边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明辨是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学术有些浮躁的时代,郑易平培养专业人才的这些做法是极其可贵的。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郑易平用博爱做地基,诠释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用谦逊和责任筑起教学相长的高楼,让他的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