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教学,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待科研,他严谨求实、锐意创新;对待生活,他乐观积极、充满激情。他,就是我校机电学院2009年度新增博士生导师李亮教授。 不断拓宽科研视野 1993年,李亮考取南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师从王珉教授。由于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 1996年硕士毕业后,李亮得以留校任教。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和学术视野,1998年,李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从一名普通学子,成长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李亮在南航已度过17个春秋,品味了奋斗的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回望自己所走过的历程,他感慨道:“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因此要学会适应,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实现超越。”当别人还徘徊在材料本身的研究时,李亮却早已对切削工艺进行探索了。一直从事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技术的李亮,近几年来,又开始涉足智能加工技术、微细切削技术等领域的研究。10多年来,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勇于尝试、不断进取的李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持和参加了10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独立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 不懈探索教学方法 衡量一名高校教师优秀与否,不仅要看他的科研能力,还要看他的教学水平。初上讲台时,李亮讲授《金属切削原理》,现在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两门课程都与古老的切削技术相关,综合了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和机床加工等内容,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虽然李亮对教材已相当熟悉,但他仍然非常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力求在教学上常教常新。他认为,“满堂灌”绝不是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他还把质疑讨论、师生互动、趣讲故事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多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的李亮,经常把科研中某些问题穿插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在他看来,一个不做科研的老师,可以教好书,但绝不能教好学生。只有深入到科研工作中,触及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引路,并带领他们向学术更深处进发。“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教学工作表现突出,2008年,他被授予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不忘思索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己的科研,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那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面对时下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李亮开始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着手进行绿色加工的研究。他介绍说:“所谓绿色加工研究,主要是研究在加工过程中如何通过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做到节能环保、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这是当下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他笑称:“搞科研,有些研究方向很多时候是被现实需求‘逼’出来的,但却很有必要。当然,作为科研工作者能主动契合社会需求进行研究,那就更好了!” 虽然教学科研工作繁忙,平日里李亮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不愿做“苦行僧”的他,却总能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兴趣广泛的他刚工作时,经常骑车、爬山、打球。现在,和同事在学院的乒乓球室打球,成了他唯一能坚持下来的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