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谦和,阳光率真”是2009年我校破格晋升教授郭宇锋给笔者的第一印象。这次采访,与其说是问答式的记录,不如说是青年教师与年轻学生之间一次轻松的交谈,坦诚而亲切。他那锐意进取的科研激情、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令人钦佩,言谈中流露出的对导师的感恩之情则让人感动。 青年得志 成绩斐然 郭宇锋2000年本科毕业于我校飞行器设计专业,其后硕博期间师从于我校“长江学者”、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教授,成为郭教授在南航工作后的第一批弟子。正是在郭万林教授的影响下,郭宇锋开始了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过两年多科研的积淀以及一番勤奋努力、锐意进取,他迎来了自己学术成就上的一个高峰。2003年至2006年,他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被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引用百余次。凭借这些扎实而有意义的工作,他获得了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并获评2007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校优秀博士论文。随着物质结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纳米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校对高新院纳米科学研究所基础研究越发重视,加上郭宇锋一心向学、艰辛求索后取得的不俗成绩,年仅30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这是学校对郭宇锋出色的科研表现所给予的充分肯定。谈到他破格晋升为教授后的感受,郭宇锋表现得十分谦虚。他说自己破格晋升是一种荣誉,但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前进的动力。他坦言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原创性的工作需要去做。只有通过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更多论文,才能不辜负学校对纳米科学研究所的重视。 深感师恩 执着科研 郭宇锋取得的成绩与他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却将这些归功于自己的导师郭万林教授。“无论对我的论文写作、学术研究,还是人生规划,我的导师郭万林教授都尽心尽责”,郭宇锋对导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始终不忘恩师全心全意的支持。“在读研时,我改变研究方向,那是我求学经历中最痛苦的一段时间,是郭老师将我的兴趣引向了纳米研究领域。我至今仍记得他的严格,我曾花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第一篇英文论文,结果被老师批得一无是处。但让我深深感动的是,他耐心地指导我如何注意语法和逻辑,如何规范论文的格式,连一些修改的细节他都一一提点。老师对我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而老师对我的关心更使我毕生难忘。”2003年,郭万林教授将郭宇锋送往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著名的高华建教授小组深造。“这段国外的留学经历对我来说十分宝贵,它对我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深入研究能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2006年至2008年,郭宇锋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内华达大学(UNLV)物理系开展功能碳纳米材料物性的合作研究。回国后,郭宇锋主要从事低维材料和结构的特异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治学严谨 力求创新 郭宇锋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不仅传承了恩师郭万林教授优秀的教学方式,还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不同,属于小班教学,加之高新院学生不多,我可以跟自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每节课我会留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做一个Presentation,把最近所看到的文献知识做成一个PPT,以PPT的形式演讲出来,以便观察出学生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对哪些知识掌握的较好,然后再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如果学生对某个方面比较感兴趣,就学生感兴趣方面,我会指导他去看相关文献资料,并希望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学习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学术素养。”他认为研究生教育不能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应该是一种互动性、交互式的教育,师生课堂上可以直接进行问答交流。相比于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回去考试的刻板形式,他更赞赏并努力实践国外的交互式教育方式,同时又不失自我特色,这样才更有利于我校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事业。他还强调,学术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任何一项研究,写任何一篇文章,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绝不允许浮躁,不允许有造假现象出现。“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错误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力求在每做一项工作的时候,要尽量把错误减小到最小直至消除,不能因为省事和求快而违背自己的学术道德。”郭宇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学生也是这么要求的。 这就是年轻的郭宇锋,一个理性而成熟的学者,一个用自己最诚挚的爱诠释科学精神的高贵,用自己最炽烈的热情去探索微观世界玄妙的科研工作者,一个平心静气,沉心科研,踏实谦逊,心怀感恩的南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