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实与忙碌中为学求知

来源:未知作者:吴熹晏供图:时间:2009-11-28浏览:371

 

  从曾经稚嫩莽撞的青年学子到今天谈笑自若的大学教授,作为逐渐成长为教学中坚力量的优秀教授,一路走来,姚小泉教授感触颇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大学生活。

“没有双休日的概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娱乐活动不及今日丰富,生活条件不及今日优越,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回忆起那段日子,姚教授的第一感觉就是充实与忙碌,“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一周有6天上课,课程非常紧张”,“学校的教学管理没有现在严格,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非常高”。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出于对化学的喜爱,姚小泉还不时去实验室给老师当助手,做点小杂活,开阔眼界的同时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沉浸在化学世界里的他这样描述,“化学是一种艺术,无论你事先安排得多好,反应走向也不会全如你所愿,这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就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

  姚教授的母校是南京师范大学,可以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其理所当然的人生走向。但是,当谈及大学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他却谨慎地表示,“理想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近期可以努力实现的目标,然后再迈出下一步。”随着对化学的不断了解,他对科研的兴趣也不断加深,教书育人、钻研学术的人生定位至此也就清晰地浮出水面。

丰富的课余生活

  尽管繁忙的课业占去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姚教授还是会花时间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没有网络,没有娱乐电子设备,姚教授喜欢约上三五好友,挎上背包,到南京各处走走,细细品味这座古城散发出的独特韵味。而这,也是他放松心情,加强与同学之间友谊的好方法。

  “那时的南师就很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通常有很多文艺活动或学术讲座,校园里还有氛围很好的茶座和咖啡厅给学生休闲”,因而,即使学业繁重,大学生活给姚教授留下的印象依然是美好与快乐的。

自主学习很重要

  大学影响姚教授的另一些东西,是当时那些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现在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那种严格,那种学术上的高要求”,姚教授举了个小例子,“当时实验的数据是不能更改的,用钢笔写了就成既定事实,一旦不合格直接从头再来”。

  然而,老师的严格要求只能起督促作用,在大学,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自主学习的本领。姚教授一直在强调,大学生已是人格独立的成年人,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他在大学期间收获最大的礼物。同时,培养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踏上社会,与人打交道,就要表达自己,争取机会。”

  时光飞逝,从学生到教授,这么多年来,姚教授一直没有离开他喜爱的校园。“大学里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比如时间,这是人生一段完全由自己安排的年华;比如友谊,同学之间一起在校园里生活,感情单纯、真挚”。“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总会得到比较好的提升;不要荒废,去尝试做点什么,因为你要对自己负责”,姚教授这样告诫当代的大学生朋友。

  对学习有热情,对生活有激情,为学严谨、踏实,为人独立奋进,这就是大学时代的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