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教师,他的敬业让人感动,虽病痛缠身,依然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一名肩负科研重任的教授,他的执着令人钦佩,虽然面对诸多挑战,依然在科研创新的征程上默默开拓。他是我校为数不多的“973”首席科学家之一,主持的项目是我校科研史上的重大突破;他是一位开拓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1500万元的经费资助,开创了我校政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他就是王同光!
辉煌的成绩
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党和国家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而风能的开发就是其中一项。1995年,在中英友好奖学金资助下,王同光教授去格拉斯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并积极参与国际风能开发的相关项目。2001年,母校南航需要他回校工作,他毅然放弃了30万英镑的研究项目,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南航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
2007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王同光教授的科研小组申请的项目顺利立项,他因此成了国家“973”计划“大型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是我校首次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第一承担单位,是我校科研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他也成为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计划”重点培育对象。更为可喜的是,致力于风能开发与应用的江苏省风电设计研究院于今年1月正式揭牌,同时与我校签下了2000万元的政产学研的经费资助,这在我校也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艰辛的付出
不论是“973”项目,还是江苏省风电设计研究院的正式揭牌,都是令人兴奋、令人自豪的消息,然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背后,却是王同光教授艰辛的付出。很多人不知道,由于长期的辛苦工作,他患上了极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钻心的剧痛经常使他坐卧不安,深夜失眠。承担这种大型项目对他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王同光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投入自己全部精力。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位教师常年站立开会、站立做科研,你肯定不会相信,而这事就发生在王同光的身上,甚至有时候出差坐火车、乘飞机,因为身体的病痛,他也只能站立。不难想象,这样的“站法”需要何等的毅力啊!
科研教学双副担子一肩挑
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说,《理论力学》是一门必须要学通、学精的课程。由于从事力学教学的老师非常紧缺,再加上飞行员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又比较薄弱,以至于没有老师愿意担任飞行学院的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王同光教授作为飞行学院的副院长,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该项工作,而且是超工作量地承担了5个班级的教学。为了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他在每学年180多名学生的教学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修改教学计划、制作专门的PPT、批改作业、答疑、Email联系,全都是“授业解惑”的职责体现,是“呕心沥血”的园丁精神体现。更令人感动的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很多学生作业的批改他也只能在站立的情况下进行。
“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成功的机会。”王同光教授如是说,正是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勤奋努力才带来了他今天的成绩。他用自己的拳拳之心回报祖国,以一位普通教育者的身份倾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以一位科研人员的高度热情投身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是南航的骄傲,是我们每个南航人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