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做到‘好玩’,就能做出好东西来。”李华峰如是说。 精密驱动研究所33岁的李华峰今年破格晋升为了正教授,并被评为博导,这是令人羡慕的。可是把科研作为一种兴趣,把事业与兴趣结合得那么好,这就不仅仅令人羡慕了。在东华湖畔航空宇航学院大楼的办公室里,李华峰教授领着记者见识了他“好玩”的科研之旅。 他要做一只“新概念手” 今年,李华峰教授申请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人工肌肉五指灵巧手”。这是他申请到的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了。课题的名字就让人觉得好奇。他想利用人工肌肉材料,做成一个人工制造的“灵巧手”,研制出一套带有姿态传感的集成系统来控制手的动作,使这种人工肌肉手能拿捏物品,并且能做简单的手势。李教授有信心3年内能做出这样一只人工手来。这只手将比利用电机来控制关节的机械手更简单,更灵活,更柔顺。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也非纸上谈兵,因为在此之前,李教授已经有了足够的科研积淀。近年来,他密切追踪国内外新型特种电机领域的最新动向,在国内率先提出研究IPMC型人工肌肉在电机中的应用,2005年他成功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人工肌肉的直线型电机的探索性研究”。此项目研究一种集柔性驱动与传感的新型材料,它在仿生、机器人和医疗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个项目的成功结题,为他现在进行研制的这只“新概念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南航激发了他的科研灵感 李华峰教授是2003年来南航跟从赵淳生院士做博士后研究的。在此之前,他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学习都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度过的。他说,在华科大的时候,他听了数十场“人文讲座”。这对一个工科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大多数工科学生认为,人文讲座是无用的。可李教授现在想来,他非常幸运听了那么多场的人文讲座,他认为那不是“百无一用”,而是“无用之用”。他认为文科知识能陶冶人的情操,对启发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方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认为工科学生应该补充些人文知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李教授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了他踏实做事的好习惯,遇事沉稳并且“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韧劲。但他也坦言,因为华科大是名校,自己所学专业并非该校的亮点专业,所以他在华科大的受重视程度就大打折扣了。可是自从2003年他来到南航跟随赵淳生院士做研究以来,他好像鱼儿跃入了大海一般,灵感勃发,科研成果一发而不可收。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李教授一直在提他的导师赵淳生院士对他的影响。他说,赵院士对科学研究近乎痴迷的探索精神、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抢抓机遇的竞争意识都在影响着自己,使他受益匪浅。他说,以赵淳生院士为首的超声电机科研团队非常团结,尤其是师友之间互相交流启发的机会非常多,许多点子都是在碰撞中产生的。他感觉在南航工作得非常开心、舒适。这一时期,他出的成果也最多。近5年,李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多篇为重要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在任副教授后的3年内,他发表了学术论文7篇,其中重要核心刊物6篇,被SCI检索1篇;参与编写赵淳生院士的专著《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英文版将由Spring出版社出版。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李华峰教授今年已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南航最年轻的博导之一。他要求学生做科研时一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希望学生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书,要与不同领域的人多交流,集他人所长,补己所短。李教授说:“我平时爱看些大科学家的故事,当然不一定是我专业领域里的科学家。一般人认为他们太幸运了,好像总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某个实验现象,让他们从此名垂青史。其实你也可以这么‘幸运’,关键你得做。”他认为,接触别的专业不是对自身专业的偏废,而是一个启发思维,拓宽思路的契机。李教授很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只在一个山沟沟里转悠,能发现多少山洞,多少秘密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涉猎其他领域,才能有更多发现。只有上了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 李教授还认为,做科研的高境界是“顶天”又“立地”。“顶天”,即掌握尖端知识;“立地”,就是要学以致用,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学电气工程,却不会修电扇,那是很失败的。”李教授常要求研究生从买元器件到焊板、组装全都自己来,熟悉流程,以积累经验。可是有些研究生认为自己是做研究的,不是置货员,“这样眼高手低,是千万要不得的。” 李教授还要求学生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他说:“基础课一定要认真学。有些研究生认为应该做招聘单位需要研发的系统,不该浪费时间在其他不相关的课题上,这是个错误的想法。为学生选的课题,是在培养他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大学不是培养高级打工者的地方,而是一个打造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殿堂。”李教授很欣赏一个曾经带过的学生,“她是个比较踏实的例子,对我说的话常质疑,也常和我辩论。” 当记者问到做科研有没有遇到困难时,李教授坦言,做科研不会一帆风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很多。这时候,他会把问题放在心上,但是不会让问题成为负担。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转移下自己的兴趣,甚至去操场上打打篮球。他说,等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李教授每天晚上10点多下班,他经常走路回家。在40多分钟的步行过程中,他既可散步健身,又可仰望天上的星辰。他说,有些奇思妙想就是在步行的过程中萌生的。 对南航的发展前景,李华峰教授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如果南航面临挑战,我们每个人都面临挑战;如果南航拥有机遇,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