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和教授:讷于言 敏于行

来源:未知作者:佟雅囡供图:时间:2008-05-16浏览:48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校长助理廖文和教授的人生信条,少说,多干,一直被他视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我研究的东西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应用,能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帮助,是我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


  自上世纪90年以来,廖文和教授作为主要参加人员或负责人先后参加了“交互式曲面造型系统BSURF_GI”,“CIGMA工作站、微机CAD/CAE/CAM集成系统”,“超人CAD/CAM集成系统”等软件的研究与商品化开发。在开展CAD/CAM技术研究的同时,廖文和教授一直在寻找CAD/CAM技术新的切入点。针对我国高精度数字化医疗装备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廖文和教授与他的课题组在没有大量经费支持、没技术经验、没专业技术背景的前提下,大胆与企业合作,不畏艰险、刻苦钻研,经过近5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观式人眼像差测量仪与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打破了国外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机对我国的垄断,使我国眼科高精度数字化医疗装备研制进入世界科技前沿,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数字化大型高精度医疗装备国产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项目已在上海、杭州、合肥等2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临床手术已超过14万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硕的成果使该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于有眼科医疗装备的研制经验,廖文和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又拓展了一个新的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口腔数字化医疗装备的研究。目前,口腔医学修复体的制作方式绝大部分延续了传统手工制造的工艺方法,效率低、精度不高、周期长。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国际口腔修复领域近几年提出口腔修复“半小时工程”这一快速修复理念,该理念旨在将传统需一周左右的修复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左右,它的实现,将彻底改变传统口腔修复的模式,对口腔修复医学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的推广应用是现代口腔修复医学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国内对计算机辅助口腔诊疗技术的研发才刚刚起步,商品化的口腔修复CAD/CAM系统设备产品完全被国外厂商垄断,造成设备进口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针对该现状,廖文和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数字化口腔修复体制作装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关于口腔数字化医疗装备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工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个口腔修复CAD/CAM医疗装备原型系统有望在年底前推出。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廖文和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唯一的数字化医疗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将CAD/CAM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由点突破,由面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新路。


  高难度的科学研究需要付出成倍的心血与汗水。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为了科研,差点把命搭上。”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丰硕的果实,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省部级一等奖4次,省部级二等奖7次;同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获“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劳动模范”、“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校培养我这么多年,现在该是我努力工作回报学校的时候。”


  廖文和教授始终把自己的工作同国家及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真切地说:“依靠学校的助学金,读完了高中、大学与研究生,我才走到了今天。是国家与学校培育了我,现在该是我努力工作回报学校的时候了。”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校航天学科和科研的发展,2005年7月,学校党委常委会正式决定自筹资金开展“天巡一号”微小卫星研制工作。2007年6月,廖文和教授被任命为学校小卫星项目的常务行政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卫星研制在我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组织协调复杂的特点。从来没有接触过航天领域的廖文和教授也曾犹豫过,但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他决定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说:“小卫星难度虽然大,但它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责无旁贷,我要一边学一边做,而且一定要确保成功。” 一年来,廖文和教授不断学习和探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随着对卫星研制的深入开展,目前,支撑卫星研制与学科发展的基础实验条件建设正在按计划进行。研制队伍逐渐稳定,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人员为主的青年技术核心队伍。


  作为主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校长助理,廖文和认为要努力打造一支适合于学校发展的师资队伍,要在师资队伍的总量、结构、水平以及“大师”级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有一个总体的构想——国际层面上,要有“影”,即在国际的学术领域中,要有一定的影响;国内行业层面上,要有“声”,即在行业上要有发言权;学科层面上,要有“头”,即要在每一个学科点上都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在研究方向层面上,要有“人”,即在每一个研究方向上都要有高层次的人才;团队层面上,要有“群”,即形成多个创新研究团队。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育人,然后才是做学问。”


    从教十多年来,廖文和教授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知识链”,即教给学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学生自主研究——发现新问题——帮助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具体地说,就是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研究、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在自学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知识,又可以传达给老师,老师再将这些新的方向和知识传授给新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我更看重的是育人。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样的学生日后才能比较快地适应社会。个人要首先愿意帮助别人,具有奉献意识,别人才能愿意帮助他。”廖文和教授主张开放式的教和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课题被论证立项后,组成团队,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种 “团队协作研究”的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整合资源的能力。


    平时,不管多忙,他都要抽时间与学生讨论,尤其是在学生遇到科研困难的时候,帮助学生找到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新性的学术思想,他都尽力扶持,力促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生活上,对有困难的学生,倾力资助,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到目前为止,廖文和教授已为国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百名,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某航空研究所的主要领导,有的被美国通用公司选为该公司未来跨国部门领导人培养对象,有的成为大学的学科带头人与国内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廖文和教授本人也先后获得“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的荣誉,曾被称为“超人”的廖文和教授只用了8个字来评价自己:“淡泊名利,从容做事”。在他的心中,国家和学校的发展才是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