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海松教授:树人先立身

来源:未知作者:季风供图:时间:2008-04-29浏览:906

   胡铃心、石刚、段文博、杨思强、葛讯、周军……这一长串名字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南航历年涌现出的众多本科生创新人才中的一员,但他们还有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共同点——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位优秀的教师——我校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的昂海松教授。他或是这些优秀学生某些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或是他们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导师。这些优秀学子可以说是南航,有的甚至是全国的名人。相比之下,昂海松教授也许不那么为人所知,就连记者采访他时,昂海松教授也打趣地说:“我的学生们比我名气大!”说这话时,他脸上写满了自豪与欣慰——这就是我校刚荣获2007年度“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的昂海松教授,低调、谦和。


  如果不是记者再三追问,这位“不愿谈自己”的教授获得的众多荣誉也许都会被埋没在他的办公室里——这些年来,他获得了5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省级以上个人荣誉;2007年,他获得的“全国模范教师”这一荣誉,更是对他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褒奖。但昂教授却一直把这些荣誉看得很淡,经常挂在嘴边的都是自己的学生如何优秀。也许,桃李满天下的满足,只有老师本人才能体会得到。由他培养的创新人才,又何止前面所点到的那么多。可以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昂海松教授称得上是尽心尽力、经验丰富。这些经验都是他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累积的。谈到这些经验,他认为离不开5个字——“树人先立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爱国情操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昂海松教授的创新人才哲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排首位的。他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他在给学生上课时,常常注重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的志向,时时启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爱国是做人之本,航空报国是南航学生之志,创新是强国之策。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学生共勉。“这是我们当教师的责任,人只有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活得才有价值。”昂教授如是说。


  昂海松教授从不愿意谈论他的个人经历,但记者还是从他的简历中挖掘到了一些信息。他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那一段特殊的岁月后,直到1982年,他才真正回到能发挥他专长的工作上来。因此,他深知不能人尽其才的痛苦,也希望能以己之长为国家多作些贡献。1989—1991年,昂海松教授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他的导师推荐他去斯坦福大学学习深造,并为他写了推荐信。那时正值特殊时期,只要他不回国,肯定能拿到美国绿卡。但是昂海松教授还是毅然决然地拿着推荐信回了国。有人曾问他,当初作了那样的决定后不后悔?他笑着说:“当时回来的路走对了,否则我这些年不可能做出这些值得欣慰的成绩。在美国只是为了挣钱,只有在国内工作才有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的目的性和成就感。”——这就是简单的昂海松教授,率直、爱国。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坚定的爱国情操,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了很好的一课!


  不计得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昂海松教授的创新人才哲学里,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昂教授认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一方面由他自身的努力决定;另一方面,则要依靠教师自己不断学习提高,提高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创新。因此,他尤其注重搜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并将它们补充到教学中去。他还经常把自己或其他教师、专家从事科研的新成果在教学中做适当介绍。2003年起,他给学生开设新课“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在传授经典的飞行器设计理论的同时,使学生了解飞行器设计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另外,无论是否兼任行政职务,昂海松教授都坚持承担第一线的教学工作。他先后承担了4门本科生课程教学和4门研究生课程教学,编写了6本教材,每年指导6-8名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指导几十名研究生。他费尽心思搜集各种飞行器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对每门课程都亲自编制多媒体电子教学课件,尤其是把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了解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他还鼓励学生从事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的课外科研创新,虽然有的学生想研究的方向与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并没有关系,但只要学生希望去探索实践,他都乐意给予鼓励与科研经费上的支持,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昂教授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另一方面他还要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编写教材和撰写大量总结材料,这样一来,他的工作负荷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程度,他的生活几乎全被工作占据了,他的办公室几乎就成了他的家,办公桌上堆满了工作用书和文件,就像一个资料室。每天已到午夜时刻,当晚自习的学生从教学区走向宿舍时,总会看到昂海松教授办公室的窗户仍然亮着灯光。了解他的同事们称他为“工作狂”。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学校办公室工作到深夜,甚至连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十几年如一日。用他学生的话说,昂老师跟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跟他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得多。为了事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这也是昂教授的遗憾。但对此,他无怨无悔。“看到学生在我的帮助下,能取得那么多的创新成果,一切就都值得了!”——这就是可爱的昂海松教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心甘情愿地为学生默默奉献着。


  身体力行 建设学生的创新团队
  在昂海松教授的创新哲学里,学生创新团队的培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方面是从技术层面上,系统性科技作品的研制本身是多学科技术综合的集体创作;另一个方面是指对学生的创新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现代飞行器的研制都是成千上万人集体创造的结晶,系统工程的技术修养和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在学生时代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昂海松教授在指导学生做科技作品或从事科研项目时,尤其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时,他指导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研究、制作、试验,这样的学生创新团队在大学里并不多见。为了指导和协调好这种特殊的团队,昂海松教授必须比平时花费更多的精力。他坚持与学生一起从事科研和实验工作,比如在某飞行器飞行试验期间,昂海松教授每天带领着10多位学生,顶着40度的高温在野外进行试验。但他毕竟年龄大了,一场试验下来,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回到学校,不知情的老师还跟他打趣,以为他淋了雨。这就是忙碌的昂海松教授,他身体力行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由他负责的一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先后有40多名跨专业的学生参与研究,项目主要获奖者25人中就有13位是学生。


  “树人先立身”,昂海松教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始终牢记着这一点。“如果一个教师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昂海松教授如是说。别看昂教授在工作上忙忙碌碌,他还有着旁人猜不到的兴趣爱好——文学和历史。他的最新教学论文就被《中国高等教育》的编辑评价为“不仅内容好,而且文笔也好!”昂海松教授还曾通过研究南京的文化历史,独自完成了对明太庙遗址的考证工作,并撰写了20多页的论证报告。早在2001年,他就曾在《扬子晚报》刊登文章,对南京的文化古迹保护提出建议。在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的时候,昂海松教授给记者展示了他办公室里满书柜的科技专业书,但他同时也透露,自己家里则几乎都是文学历史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以后能真正坐下来,慢慢地、仔细地品味家里的每一本藏书!”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简单的愿望!昂海松教授本人正是这样,朴实、简单,而又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