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手推动你的人生

来源:未知作者:沉浮供图:时间:2007-09-11浏览:350

   “一个人的发展犹如爬山,如果有人在后面推一把,就会爬得很轻松;独自攀登则很累,如果被后面的人拖着就更糟了。”——周建江

    说实话,第一次见周教授,我连眼前人的模样都没看清。因为他要忙着与他的研究生们见面,我直到晚上九点多才找到他,拿了几份他的个人材料我就匆匆告辞了。


    翻看他的材料,其中这样一句话让我眼晴一亮:DSP技术和目标特性分析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本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多类目标特性分析与特征控制。原来,周教授长期从事DSP技术和目标特性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数字技术应用和各类目标的目标特性分析提供新的手段,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发现让我兴奋不已,也引起了我对周教授本人的兴趣。


    第二次见周教授,话题就从他身上开始。“我做教师快15年了,刚留校时跟在老教师后面干,那时幸遇三位好老师,给我极大的影响,没有他们我也走不到今天。”朱兆达教授,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修改周建江的英文论文,这份认真劲儿让现在也为博导的周建江感动不已;舒永泽教授,“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不能盯着缺点,尤其是领导者”的教诲,让后来走上副院长岗位的周建江受益匪浅;戴明桢教授,出色的组织才能和管理能力,至今仍是周建江心中的典范。在这些老同志的关心和引导下,周建江与课题组一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现在我也成为中年教师了,轮到我来当师傅带年轻人了。”周建江不胜感慨, “一个人的发展犹如爬山,如果有人在后面推一把,就会爬得很轻松;独自攀登则很累,如果被后面的人拖着就更糟了,身为老师,就应该做那个在后面推着的人。”深受师恩的周建江很清楚教师的责任和重要性。为此,周建江让学生们排出卫生值日表,轮流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工作,他还常亲自动手打扫,“这样他们就不好意思了,都勤快起来。”周建江面露得意地说。做周建江的学生并不容易,他到实验室检查,如果三次有两次没见到,那他就要发话了。“年轻人的可塑性太大了,捏成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虽然周建江很严格,但和学生们的关系还是很好,大概因为他常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下课前的结束语,“如果有什么想法不方便当众说,可以到办公室来与我私下聊聊。”周建江常把自己身边的事情拿出来与学生们说说,一次周建江的同学出事了,他以此为例告诉学生,如何看待人生,怎样才能一生平安。“其实学生的想法很多,我最向往的就是一边做课题,一边与年轻人多交流,跟学生在一起。”


    正说着,一个腼腆的男生犹犹豫豫地走进来:“周教授,我是今年考研的学生,想报您的研究生,您看……”周建江一听,大笑着张开双臂:“我欢迎所有的学生报考我的研究生,但我会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择优录取。”不一会儿,电话响了。


    “……你好呀……我这里绝对是从高到低排队,你是知道的……”


    “……我不能向你保证,你提醒他,一个人可以填报多名导师……还是先好好准备笔试复试和面试吧,这很重要……”


    时下正是研究生复试时期,上门打招呼者络绎不绝,周建江自有办法,那就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有一个学生把礼送到周建江家里,结果被他好好教育了一顿。在周建江看来,如果说这个社会只有一个干净的地方,那一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真的收了学生的礼,如果“公平”二字在老师身上都得不到体现,那他就不是个合格的老师。“在您手上带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丁是丁,卯是卯的了。”我开起了玩笑。周教授无奈地笑了:“是啊,出了校门,社会可就复杂了,不能让社会来适应你呀,所以我还得回过头去教育学生,要主动去适应社会……”这时,我突然就明白了,周建江一直挂在嘴边的四个字——爱生如子。


    周建江还常鼓励学生出国读MBA,“中国最缺的并非技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但周建江竭力主张他们回国效力,“优秀的人都走出去了,国内还怎么搞建设?”


    做周建江的学生很幸福,真的,因为背后有双手在指点着,前推着,向着一片灿烂的人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