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实现自我价值
来源:未知作者:季风供图:时间:2007-06-12浏览:887
1999年至2000年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任客座科学家、2000年至200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2002年至2005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这就是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年度新增博导王寅岗教授的履历。凭着这份履历,王教授完全可以在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更为优越的海外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科研工作,但他却在2005年选择了回国,来到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继续磁性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在国外,作为一个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无论你做得有多好,很多时候都是为别人‘锦上添花’,他们很难认同你,很难实现自我价值。”谈到当初为何要放弃海外更为优越的科研与生活条件回国,王教授如是说。他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海外工作期间,他曾认识一个韩国博士生,在王教授看来,这位博士生已经非常努力,而且在科研工作中表现也不错。但是,他的导师却一直不认可这位博士生,而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导师对东方人的偏见。从这件事情中,王寅岗认识到,这种对东方人的偏见在西方有的人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祖国的科技水平发展得更为强大。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与其在国外做为别人“锦上添花”的工作,还不如回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的科研理论和技术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王寅岗选择回国的初衷。
决定回国后,王寅岗几乎没做第二考虑,就选择了到南航工作。王教授所研究的领域是磁性信息功能材料,是目前材料学界、物理学界以及电子学界的研究热点。欧美许多的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有研究小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部分国内的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学等均在开展研究。国内在材料的设计以及物理性能的表征等方面研究较多,涉及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尤其是磁结构的较少,材料的应用研究开始不久。而王教授侧重于材料的显微组织与物理性能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从材料到器件过程中的材料科学问题。该选择何处作为自己大展身手的舞台,使他能在国内迅速开展工作、并站在前沿?王寅岗通过网络,了解到南航是一所非常重视新兴及前沿科学发展的国防院校,而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学子都在那里大展宏图。在他表达来校工作的愿望后,南航立即表示欢迎,并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王寅岗的研究业绩与能力进行职称特别评审,特评为教授。王寅岗怀着在学校创出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愿望,携妻带子来到了南京、来到了南航。
王寅岗天性里就有着一股子不惧困难、刻苦钻研的劲。早年他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刚读半年,他的导师就建议他转方向,专攻磁性材料,因为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但这也是一个王寅岗不熟悉的方向,而且当时浙大的实验条件也不完善,但王寅岗不怕困难,想方设法开展研究。在浙大没有研究磁性材料所需的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他自己联系到中科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短期研究,并且利用寒假的时间集中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他看到有用的书籍和资料,就随手抄下来。短短一个假期,他的笔记就有四、五本之多。经过多年刻苦努力,王寅岗逐渐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并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他在国际性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收录30多篇(其中为第一作者的文章被SCI收录20多篇、被EI收录10多篇),论文他引累计140多次。到南航工作后,王寅岗迅速开展工作并得到了国内同行认可,来校1年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被评为我校新一批的青年博导;短短2年时间里又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王寅岗教授正在南航的舞台上,实现着他当初回国的抱负和理想,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目前王寅岗教授共指导4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谈及对学生们的要求,他说,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无论何时都要德重于术;二是要培养学生耐得住寂寞、做学问能吃苦的精神和毅力,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一时的功名而浮躁。听了王寅岗教授一席话,笔者深感:在富有钻研精神的王教授与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培育下,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必将有更多优秀学子脱颖而出,磁性纳米材料与器件方向的研究必将结出累累硕果。这正是王寅岗教授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
背景资料:王寅岗,男,1968年生,江苏东台人;1987年考入东南大学,1994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东南大学任教;1999年至2000年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任客座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2000年至2002年在牛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Research Fellow),2002年至2005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Research 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员,英国材料学会会员。现为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