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涛有着足以令同龄人艳羡的一顶顶桂冠:双料博士后,教授,博导,副院长等等.可在他的身上却丝毫看不到这些荣誉所带来的任何光环.他总是说自己做得还不够,似乎总有目标要追赶. 吴洪涛追赶目标是从16岁开始的.1978年,年仅16岁的吴洪涛就因中学时一位非常器重他的老师的一句话:学理要学物理,学工要学机械而考取了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从扬州千里迢迢来到大东北的齐齐哈尔,开始了一位青年学子对机械科学质朴而又狂热的追求. 刚刚文革后的东北,生活条件还很艰苦,在南方长大的吴洪涛,在饮食上,气候上都不习惯.但对于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来说,生活上的苦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班上,他是年龄最小的,有的老三届学生年长他一辈还多,可对于学习,他一点也不含糊,与那些因为文革而耽误了青春年华的老大哥老大姐一样珍惜着学习的机会.大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考取了天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吴洪涛更多地了解到我国机械行业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时候,他的追求由当初的简单,狂热而变得理性和深沉了.他知道,要赶超西方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如果不奋起直追,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为祖国的机械事业打翻身仗上.他说,阶段性的成果也是一种安慰,它说明我们在前进,在缩小差距. 1989年,在工作了几年后,吴洪涛又考上了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机控制方面的著名学者刘又午教授,从事机械多体系理论及其在机构与机器人方面的应用课题的研究.这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被有关专家评议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 1992年8月,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吴洪涛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机器人专家蔡鹤皋院士.他参加了蔡先生负责的国防科工委和航天总公司八五重大预研课题空间智能机器人的地面仿真平台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把多体系动力学应用到空间智能机器人的仿真研究,建立了初步仿真分析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4年5月,他已发表了10多篇论文,取得两项成果,其中冗余度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优化获得863智能机器人主题机构开放实验室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结束了在哈工大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告别哈工大,他又来到南航做第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可吴洪涛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想多学点东西.这次,他的导师是国内著名的航空制造专家朱剑英教授,他参加了朱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航天五院重点预科研项目的研究,又开始了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而在他眼里却永远趣味盎然的追寻和探索. 几年来,他负责和参加完成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十多种核心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国防工办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八项奖.1997年,他还获得了中航总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面对取得的成绩,吴洪涛却一再说是他赶上了好的机遇.他说,从小学到博士后,在他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遇上了好的导师,给他指明了方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不断探索,创新进取的精神.今天,当他成为教授,博导后,他说他要以师吾师以及人之师为信念对待学生. 1996年后,他所在的教研室面临老教师退休,多位同事出国未归,当时正在强化外语准备出国的他,毅然放弃出国机会,承担起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担任机电学院副院长后,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也更忙了.白天忙教学,他就用晚上和节假日来搞科研. 对于所从事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吴洪涛有很多设想要去做.目前,他正在从事被列入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的虚拟轴机床的研制工作.这种机床国外在1994年制造出第一台样机,当前正在实施产业化,它可以用在机床制造自动化,天文望远镜自动对焦,汽车总装线和微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目前,他的研究与国际同步,如果一步步做下去,其学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潜力很大,有望赶超美国.另外,他还钟情于用在多体系航天领域的流行上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课题,这是一个超前的课题,如果做出来,将非常有价值. 他说,光有想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吴洪涛正是用这股子精神,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在机械科学领域里不停地追寻探索着,一追寻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他周围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初的同学有的发了财,有的在独资企业打工,收入都很高,可他并不为之所动.对于他,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挣多少钱,做什么官,而在于不断进取追求的过程.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投身祖国的建设核科学的探索,才会有最大的快慰,也才有可能实现他的价值. 说这话的时候,他像个哲人--一个身体力行的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