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心能飞多高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申 琳供图:时间:2007-03-29浏览:713

 

  

 胡铃心在实验室做实验。

  “你长大了做什么?”“我要造世界上最快的飞机!”……稚嫩的童音仿佛还在耳边,儿时的梦想已伴着胡铃心走过了10多年。近10年间,胡铃心留下了令人瞩目的“飞行轨迹”: 21世纪空天飞机、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新概念无人直升机、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超飞一号”空天客车……每项航空航天设计发明都获得重要奖项,也赢得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赞赏和鼓励。大学期间,胡铃心先后六次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最高奖。

  少年心事

  像许多孩子一样,胡铃心从小就喜欢飞机,一听到飞机的声音,他就会冲出门去仰望天空,一直到飞机在天幕上消失许久。“长大了,我要造飞机!”与许多孩子不同,胡铃心儿时的梦想是造飞机而不是坐飞机。

  浓厚的兴趣吸引着胡铃心,他从小喜欢翻看《航空知识》之类的科普刊物,初中时开始阅读航空航天书籍,进入高中后就开始通过美国相关网站了解航空发展的动态。阅读之余没有忘记动手,一件件富有想象力的小发明在胡铃心手里产生,中学阶段的胡铃心有十多项发明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其中有三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他也先后被评选为首届福建省小科学家、福建省三好学生、全国发明创造之星。

  “少年时对航空航天的浓厚兴趣,还有积累得越来越多的知识,是我能够一路走下来的力量源泉”,胡铃心坦承有着难忘的少年时光。

  随着知识的拓展,胡铃心奇思妙想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幻想着要把航空和航天知识融合起来。高二时,一篇名为“21世纪空天飞机展望”的设计方案产生了。当胡铃心带着他的作品参加首届福建省创新设计大赛时,他构想的空天飞机外形之独特、各项指标之前卫令评委耳目一新,他文章中准确的专业术语以及反映出的广博知识面更令专家学者对这位16岁的少年刮目相看。最终,胡铃心的设计方案获得大赛第一名。我国“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欣喜于幼苗茁壮,特意赠送了一架有自己签名的“飞豹”模型给胡铃心,勉励他在创新道路上不断进取。

  雄鹰展翅

  2001年,胡铃心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录取,进入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学校为胡铃心安排了时任航空宇航学院院长的昂海松教授为导师。为一个刚入学的本科生配备导师,当时在南航乃至全国都不多见。为了鼓励胡铃心这样学生的创新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学子们开放了大学生科技中心和创新实验室,提供了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沐浴着大学的阳光,胡铃心开始展翅高飞。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历来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胡铃心参与三届“挑战杯”竞赛连创佳绩。

  2002年,在导师昂海松教授指导下,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开始研制微型扑翼机。这是一种最接近于鸟类的飞行器,它的机翼可以上下扑动,比常规的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身特性。这项研究国外当时也刚刚起步,由于它涉及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因此对胡铃心这样的本科生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

  胡铃心和同学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不断改变思路、改进设计方案,进行一次又一次试飞。微型扑翼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对上面安装的舵机等微机电器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2克,而市场上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怎么办?自己研制一种全新的舵机!胡铃心尝试着运用逆向发明法,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仅重1克的微型舵机。18个月过去,胡铃心他们让国内第一架“微型扑翼机”飞上了蓝天,“微型扑翼机”随后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我国著名航空专家屠基达院士认为:“微型扑翼机是对航空飞行新原理和新概念的探索,有着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

  2005年,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带着作品“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重返“挑战杯”赛场。这是一种新布局的直升机,具有很好的悬停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空中监视和中继通信平台。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他们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诸如风扇叶片颤振问题、反扭矩配平问题等技术难题。在试飞过程中,光飞机旋翼就试坏了好几根,齿轮更是换了不知多少对,甚至有一次试飞,由于遥控系统失控,飞机差点摔得粉碎。

  困难面前,胡铃心表现出超出少年人的坚韧,他和伙伴们将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记录、分类、进行详尽分析,最后提出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上百次试飞,桀骜不驯的“奇奇”总算被驯服了,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终于飞了起来。2005年11月,“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拿下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

  遨游太空

  载誉归来,胡铃心一如往日平静,而钻研的脚步却匆匆不止。学习中,胡铃心密切关注着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寻找着创新灵感,“灵感一旦出现,我会马上动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积极与专家教授交流来明确研究思路,开始一项新的科研。”

  2005年,胡铃心组建了一个航天创新团队,参加了“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该竞赛是美国海茵莱茵基金会开展的一项全球范围的航天竞赛活动。胡铃心团队的参赛作品是一种新概念的航天器,名叫“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它可以综合优化利用空间的多种能量,从而大幅度降低航天发射费用,并且还具有产生人造重力和清除太空垃圾等独特功能。面对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诸多高水平竞争对手,面对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20位航天专家的资深考官,胡铃心团队的作品凭着较强的创新性和研究深度而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最终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赛第一名。一个月后,胡铃心团队的获奖照片刊登在美国《星际报告》杂志上。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评价说:“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很有创意,对未来的航天器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

  2006年6月,胡铃心和同伴又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他的参赛作品是“超飞一号”空天客车设计方案。“超飞一号”是一种低费用、高效益的新一代临近空间飞行器,采用伸缩式仿生自由变形机翼、变循环脉冲爆震外骨架发动机等创新设计,巡航速度可达8马赫,巡航高度40千米,3个小时内就能飞抵全球任何一个机场,“超飞一号”空天客车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

  心向蓝天

  与多数同学相比,胡铃心的生活显得不轻松,一个个发明,凝结着他无数心血和汗水。胡铃心说:“在项目关键时期,我几乎全部时间都要投入进去,一天至少10个小时,甚至通宵。”

  课外科技活动消耗了胡铃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的学习却一点也不落后。科研与学习相互促进,是胡铃心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思想。胡铃心的科研成果主要在航空航天领域,这又与他所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课密切相关。研制微型扑翼机时要用到很多空气动力学知识,而《空气动力学》本身就是飞行器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胡铃心在开课前就已在实践中进行了自学,学起来就格外轻松,期末考试他考了98分。2005年,胡铃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南航首批本硕连读资格,他的本科毕业设计也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最高奖。

  “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锻炼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储备能量”,马上就要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了,胡铃心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倍感珍惜。

  校园的上空天高云淡,胡铃心说自己总是喜欢仰望蓝天:“毕业后想去航空航天科研院所,我盼望有更多自己设计的作品能在蓝天上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