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钢,现为我校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研一学生。刚刚二十出头的他,却取得了一连串骄人的成绩: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太空创新探索竞赛亚洲赛区一等奖;全国首届无动力飞行大赛第一名;2006年9月,石钢同学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联合表彰的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殊荣背后、光环之下的石刚谦虚而朴实,坦诚而率真,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这样一位被胡海岩校长盛赞为“南航学子的典范、学习的楷模”的男孩,他的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敢想敢做的“小调皮” 执着的追梦人 2004年,刚上大三的石刚参加了首届“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由于从设计方案到比赛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他就敲开一扇又一扇办公室的门,一次又一次地向老师求教,很多老师就是这样认识这个小伙子的。飞行器设计到一半时,他觉得原先的理论有点问题,按这个理论进行下去,飞行器可能根本飞不起来,眼看比赛时间一天天逼近,推翻原先的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老师同学的殷切期望又是难以辜负的,一时间石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情绪一度也很低落。但往往成功者就是那些在别人放弃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的人。石钢很快收拾好情绪,调整好心态,毕竟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问题也要一个个解决嘛!石钢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队友们讨论,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作品,以最远滑翔距离、最长滞空时间,荣获了比赛唯一的一等奖。 大四时,石钢一次参加了两个项目:“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和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竞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大型比赛。石钢倾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他的创新思维再一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了准备太空探索竞赛的作品“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他和队友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资料,用电脑绘制了三维立体设计图,并制作了视频短片。在北京的比赛场上,他们的作品和来自清华、中科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以及中科院等研究机构的众多作品同台竞技。经过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20位航天专家评委评审,他们的作品又一次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一等奖。 “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是他们参加“挑战杯”的作品。他们在项目制作中遇到了机体共振、叶片颤振等多项技术难题。改装阶段,石钢主要负责零部件设计。他一方面要冥思苦想怎么能够设计出功能性强的零件,另一方面还要自己动手绘制图纸,并联系加工单位制造。石钢在自己钻研的同时,也很谦虚。对于一些不是很了解的工程问题,他都注重听取老师和工人师傅的意见。难度最大的是试飞阶段,在试飞过程中,光旋翼就先后用坏了好几副,甚至有一次遥控系统出现了问题,整架飞机差点摔得粉碎。石钢和队友们不畏挫折,迎难而上,最终在上海的比赛中,面对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学生的挑战,石钢的作品凭借其技术难度和创新性,表现出众,荣获一等奖。 回顾自己的这次竞赛经历,石钢感慨良多,他说:“做任何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有毅力坚持到最后,愈是遇到挫折,愈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这就是石钢的生活信念,带着这样的信念,再加上他的坚韧不拔,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不仅仅是幸运 如果说个人努力是石钢成功的基础,那么,南航则给了他成功的契机,南航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个放飞梦想的平台。竞赛中,学校的师资力量,资金保障,硬件设备,给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石钢也曾经深情地说,没有南航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 如今,石钢已经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他一如既往,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航空梦,衷心祝愿他能在飞天的探索道路上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转自南航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