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平教授:随“波”驻留 “痴”心不改

来源:中国博士后作者:刘伟清供图:时间:2007-01-29浏览:356

 

    提起“微波”,普通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微波炉”,其实这只是微波的一个小小应用。科技发展到今天,在雷达探测、通信、遥控、遥测、卫星电视信号传播等众多领域已随处可见“微波”的身影。尽管如此,大部分人对“微波”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年轻人,年仅35岁,却与“微波”朝夕相处了19年——他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青年后备学科带头人徐金平教授。

初涉“波海” 一试锋芒

  1978年,就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年方16岁的徐金平还未脱孩子的稚气,就只身来到了南京工学院,成为一名无线电工程系的大学生,开始和“微波”交上了朋友。从对微波一无所知,到产生兴趣,熟悉其特性,4年的大学生涯很快就过去了。大学毕业后徐金平随“波”来到了华北平原,在华北电力学院任教。刚刚20岁的毛头小伙子徐金平,此时已成了一名像模像样的大学教师,在讲台上向比自己小不了一两岁甚至还要大几岁的学生们讲述着“微波”……,同时他开始从事一些有关微波应用的科研工作。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快徐金平就感到了一种“危机”,大学所学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他决定再次“充电”。1985年他考研回到了母校,攻读微波专业。再下“波海”的徐金平,如鱼得水,一年半后他完成了硕士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导师推荐提前一年开始向博士学位攀登。

  1990年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徐金平望着手中的博士学位证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欣喜之余,他思考更多的是:国家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使自己有了今天的业绩,我应该把所学知识用于国家、用于社会。

随“波”而行 无怨无悔

  本是南方人的徐金平,为了事业的发展,愿随“波”而行。1990年11月,他西行来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在我国微波界著名专家梁昌洪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更先进、更尖端的科研课题研究。

  在站期间,他以“有耗电磁学”为主攻方向,独立申请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并主持该项目的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不到3年的博士后工作,使徐金平广泛接触了微波界的权威人士和其所领导的研究领域,使他涉及的微波领域更深更广,知识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他与其他2名博士后合作撰写的《电磁场数值计算的现代方法》一书,总结了近年来计算电磁学的主要进展,并溶进了作者的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1995年,该书获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1992年末,他以“毫米波固态源理论成果”应邀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这次会议,是他结识了许多国际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对今后的科研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兴事业 殚精竭虑

  多少次,徐金平梦想着能开辟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科研园地,为它施肥浇水,辛勤耕耘,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共兴祖国大业。正是带着这样的理想,徐金平几次放弃了出国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在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1993年10月来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

  我国电磁学与微波研究的总体水平与国际上还有差距,南航亦是如此。徐金平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深知个人的力量远远赶不上群体的作用,如何当好一名“领头羊”,把学校这一学科领域进一步引入正轨,并稳步向前发展,兴旺起来,他煞费了一番苦心。

  万事开头难。徐金平首先从实验室建设入手,在系里一些老教授的积极支持下,开始了“电磁学与微波技术”实验室实验设施的更新与改造。从实验室的整修,包括墙壁的粉刷、桌椅的配备他都亲力亲为。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毫米波测试系统”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已初具规模,这为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站在学科前沿,徐金平很快就发现了毫米波的潜在应用前景。1994年他根据毫米波的特性,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共形微带天线”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航空科学基金的资助。

  来校4年,徐金平象一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不停地转着。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7项由航空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的部、省级以上基金研究项目。其中“部分介质涂覆卵形体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获航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直线法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因此被总公司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几年来,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篇,有多篇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EI收录。身兼数职的徐金平,今年又被选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科组成员。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徐金平忘记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学生讲授“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复变函数”等基础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电磁场数值方法”、“微波网络”两门主修课;指导与合作指导硕士生6人、博士生1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数人;并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一篇。

  1995年经民主推荐,徐金平又挑起了南航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的重担,负责系里的科研管理工作。大量的行政工作使他这台本就在高速旋转的“机器”又加快了转速。

  风风雨雨19年,徐金平走南闯北,“痴”心不改,只因一个“波”字。作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今天的徐金平又开始了“波海”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