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和同学眼里的吴耀军

发布时间:2006-08-29浏览次数:341作者:于媚 孙昂来源:服务导报供图: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本报昨日刊出“吴耀军,一位‘特殊’的博士后”以后,在读者中引起反响,一些读者来电希望多了解一些他的为人和学业。为此,记者昨日又进行了采访。

  “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吴从来不让别人插手,在他身上,无处不透露着自立的精神。”这是周围同学对残疾人博士生吴耀军众口一辞的评价,“不要说打水、买饭、洗衣服这些事情,没车以前,他上一次课要跑930米,风里来,雨里去,也从不让人扶他一吧。”

  对此,记者也有切身体会,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那间只有基本生活用品的宿舍,他又是沏茶,又是拿水果,尽管拄着拐杖,但那速度绝对不比一般人慢。记者几次要站起来帮他的忙,都被他那长着一层厚厚老茧的大手按住,“你是客,我是主,怎么能劳你大驾呢?”

  听说“老吴”上了“晚间新闻”,博士后又被录取了,周围宿舍的同学纷纷拥进他的小屋,要打他的“牙祭”,看到记者在那儿,他们七嘴八舌地开起了机关枪:“我们班47个人,就他提前半年毕业,确实不简单。有工作的时候,他能半个多月通宵达旦地干,夏天,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他干脆穿起长衫、长裤看书,做试验。”

  他的一位师弟悄悄告诉记者,老吴家住农村,又拖家带口,比我们难得多,可很少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比我们年长两岁,待人也像兄长一样,气量大。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他软盘上的内容弄“丢”了,害得他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重新干,否则,他早就毕业了。但这件事他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老吴的腿本来有可能治好的,可由于手术失败,反而使他添了副拐杖,我们在他面前抱怨,他却为那医生解释,说看病又不像玩计算机,叫它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这腿毛病太重,不能光怪医生。

  吴耀军的导师陶宝祺对他超常的自学能力表示吃惊。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吴耀军涉猎了复合结构力学、智能结构、控制理论、损伤力学、计算机仿真、现代非线性科学,以及智能复合材料和检测等学科领域,先后自学了30多门课程,陶老师说:“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的知识和计算机水平几乎为零的基础上,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做出了一些处于国际前沿的科研工作,这对于一个没有特别自信心和毅力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吴耀军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我曾计算过一块小小的肉皮的能量,他相当于150万头骏马狂奔24小时,我对自身能量的开发,还早得很呢。”

  记者打电话到上海,上海交大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史学智教授对吴耀军能选择他们实验室作为自己的博士后流动站感到格外欣喜。他对记者说:“吴耀军的论文的确比西安交大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两位候选人高一筹,虽然他身有残疾,可我们还是本着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想法,录取了他。”据史教授介绍,吴耀军的研究项目对心电图的自动传送和解释,声学以及航空航天器材损伤的检测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这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还没有很好的开发。吴耀军的科研成果对推进这个领域走向广泛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