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弥教授:心怀祖国献身事业

来源:中国航空报作者:王新供图:时间:2006-04-29浏览:1766

 

   1993年11月,振动分析和测试专家张令弥教授作为“多通道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主要研制者,接受了1993年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评审会授予的金奖证书,这是他事业中的又一个辉煌。

  张令弥教授从事振动分析与测试研究30多年,丰硕的成果使他在国际学术界声望颇高。

  张令弥是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实验力学学会会员,并担任国际学术刊物《机械系统与信息处理》编委、《国际理论与实验模态学报》副主编。他还担任国际模态分析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1987年,国际模态研讨会在比利时召开,他应邀坐上主席台——会议时只请少数国家知名学者上主席台的。1991年,国际模态研讨会在美国举行,与会代表600余名,他作为16人指导委员会的委员被介绍给全体与会者。面对这一令人艳羡的荣誉,他却极为平静地说:“当那么多外国人向我鼓掌表示敬意时,我想他们肯定看到我身后的中国——我是代表中国人讲话的。”

  的确,在张令弥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事业的成功和祖国的利益总是戚戚相关、密不可分的。为了祖国,他可以做一切。如1987年,当了解到国家每年要耗费数千万美元引进振动工程使用的设备,因有些单位经费紧张买不起设备而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时,他忧心如焚,便一头扎进新设备的研制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领头设计的模态分析系统终于研制成功了。在部级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它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在中国技术物理研究院、航空部602所等30多个单位使用,深受好评,现已推广使用。此间,他还出色完成了包括“长征2号”捆绑式运载火箭、“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地面振动实验大型项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振动分析和测试专家,张令弥教授的工作环境多变而艰苦。但他却“乐此不疲”。

  十几年来,他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长年累月讲课、调研、实验,走南闯北;自1985年来,几乎每年春节都是在外地度过。轰-5飞机飞行试验在锦州露天海边进行,白天有风无法进行,只好晚上工作。海边的春夜,寒气逼人,可张令弥教授一干就是整个通宵。运十二飞机在哈尔滨做试验,他愣是从南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赶到试验地,并立即开始工作。轰六飞机架挂电子吊舱要在某基地做试验,为此他几天长途跋涉,奔波在山沟里。由于气候不适加上劳累过度,他病得几乎脱水,可试验却坚持下来。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对国家和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他先后获得8项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了30万字的《振动测试与动态分析》专著。

  当笔者采访他时,他即将去香港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对此,他曾说:“我事业的成绩,一半来自刻苦钻研,另一半来自面向世界、紧跟时代、始终站在国际科技前沿。”1985年以来,他曾先后赴美、德、日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大学、研究院讲学、访问。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他总能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将研究和开发立足于国际前沿。虽然年过半百,他仍在奋斗,仍在追求!他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教学与科研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并举,国际交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新路子。

   注:张令弥教授现为南航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