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著名雷达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朱兆达双喜临门,他第三次被国家科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获了前不久颁发的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红杉树”园丁金质奖。
雷达,这个字眼,对于稍有点儿科技常识的人来说是不会陌生的。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雷达诞生以来,它就在战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然而,进入80年代,在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随着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成熟,物体的图像终于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了!这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可以看清物体的外貌和细节,从而可以判断目标的类型和数量,并不易受人为和天然的虚假目标的干扰,成为真正的“鹰眼”。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在80年代也开始了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兆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朱兆达教授早在1991年就被原航空航天部授予“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称号,并被国家科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他主持的研究项目“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获得1991年度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以来,朱兆达教授没有放慢他前进的步伐。1992年,他又被评为原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1994年他又被航空工业总公司评为“杰出优秀教师”,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96年,朱教授第三次被国家科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分收获,一分耕耘
朱教授和他带的课题之所以能站在国际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ISAR)的前列,归功于他们多年不懈的奋斗。
早在“七五”末期和“八五”初期,朱教授就率领他的课题组在“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这一课题上展开了艰苦的攻关。当时,国内竟有9家单位竞争这一课题!要想在逐年评比中站住脚,怎么办?
除了一个“干”字,还能有什么?
朱教授带领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闯入了这个当时在中国还很陌生的新领域。两年下来,经过专家严格的评审,由朱教授带领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题组成为最后被保留的3家参研单位之一。每当谈起这一段历程,朱教授总是感慨万千。
在艰苦的条件下以有限的经费去承担世界尖端科研课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朱教授课题组里的有些年轻人先后去了三资企业,去拿几千块钱的月薪,而朱教授却矢志不渝,继续醉心于他所着迷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为了找出一种对付地雷的成像方法,他们研究一套X波段合成孔径超分辩成像实验系统,其中包括收发、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多种设备。由于平时太忙,他们只好牺牲暑假,加班加点的苦干。在40度的高温天气里,他们还得闷在封闭的微波暗室里做实验。就这样苦干了两年,终于在探地雷成像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几年来,朱兆达教授因在雷达成像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了1991年度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度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还获得1994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最近又荣获1996年度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闪光足迹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朱兆达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同志们辛勤的汗水。眼下,朱教授又接受了“九五”期间新的研究项目,他正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一道,为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开始新的努力。
注:朱兆达教授现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