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台机床,大到一艘轮船、一架飞机,如何诊断这些不会说话的机械部件的健康状况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副院长、年仅39岁的博士生导师左洪福,通过测量机械摩擦部件中的润滑油,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1959年,左洪福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下东乡长乐村,家里有兄弟5人。那个年代,吃饱肚子都非易事,一个学期二元五角钱的学费对左洪福的七八口之家来讲,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因此,读小学时左洪福记不清自己辍过多少次学,庆幸的是,每次辍学后不久,班主任老师总会把他毫不客气地“赶”回课堂。 学是上了,但作为家里的老大,学费得靠自己挣工分去交。早晨5点,不满10岁的左洪福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到田里插秧。 他无师自通,插起秧来又快又好,每次,他都插到地头了,别人才插完一半。这时候,左洪福就有充裕的时间,躺在地头上美美地睡睡一觉。 在缺衣少食、亦学亦农中,左洪福度过了18个年头。今天的左洪福,黑透了的皮肤,不高的身材,结实的身板,无不写着那段生活的艰辛。正是这种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 1978年,他作为全村的“状元”,考上了焦作矿业学院机电系,学起了与农村关系最密切的机械,想圆他那当一个拖拉机手的梦。 应当得益于天生的那份纯朴,左洪福能把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 1990年,作为南航一名教师,左洪福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在与研究所的同志交谈中,得知他们想搞“发动机摩擦监测系统”。只见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说:“能让我试试吗?”望着他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回绝的余地几乎没有,最后,左洪福以二万七千元的价格,接下了需要十几万经费的课题。 二万七千元,这些钱光买仪器设备还不能算宽裕,左洪福从设计到搭试验台架,从买元器件到借用仪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说什么也得搞出让人满意的东西来。研究所的同志被他那股“牛”劲感动了,最终将试验经费追加到12万。 就这样,一项科研成果如期保质保量地诞生了。1995年,该成果通过中航总鉴定,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国际检索查询,为国际上最早的文献研究成果,1996年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某型号研制和某改型研制采用,及时预报了轴承、齿轮等故障。在三亚、青岛等海航基地中,也多次准确预报了各类摩擦故障,避免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损失。 可是,对大学教授来讲,坐在实验室中搞出成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它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 尤其他搞的这套东西是专门检测飞机发动机故障的。如果飞机有毛病却没查出,结果从天上掉下来,那损失可不得了。相反,如果虚报了“军情”,飞机停飞检修,几天的损失也不是个小数目。只经济损失虽小还好说,但人命关天!有谁敢轻易尝试《民航维修手册》上没有的东西? “然而,你不用,又怎么知道他好呢?”。1995年,307厂一台定型试验发动机被拆开了,人们果然看到里面的轴承疲劳剥落,而这样的结果,正是左洪福用他那个“宝贝”,提前50个小时给诊断出来的。 在已取得了成绩面前,左洪福说他机遇好。的确,1995年与中航总民航总联办民航学院后,给他提供了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他从机电学院调到刚成立不久的民航学院,他的教学研究领域也从古老的机械学、摩擦学向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民航安全与可靠性方向发展,先后获得国家计委(民航)部门专业重要项目、民航总局国际合作项目、民航总局重点基金项目、容闳基金、中航总与罗·罗及宝马-罗·罗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资助,其科研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等多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00万元。 左洪福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在将科研成果向经济主战场转化方面,作为的空间真是太广阔了!关键是要有干番事业的愿望,要有一个创新的头脑,还要有一种脚踏实地,不畏艰难的精神。 左洪福觉得目前高校从事科研单枪匹马的多,研究成果脱离实际的多,因此他想琢磨出一套机制,组建“联合舰队”,搞一些工程性强、实用性强的大项目。 在问及将来如何打算时,左洪福说想把课题做大,再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