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专题学术论坛

来源:外国语学院作者:李林泷供图:外国语学院时间:2023-12-27浏览:230

12月22日至24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专题学术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共计17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展开高质量的学术交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书记陶勇,《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陶勇代表学校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的专家和师生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南航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特色,并强调新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应密切关注时代发展,积极参与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自主知识体系中去,通过文学互鉴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杨金才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南航外国语学院的筹备组织给予高度肯定。杨金才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维度和阐释张力,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外交、环境、和平、文化等领域展现出实质性的合作与互助,为全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外国文学研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契机,学者们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以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能为己任,推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文明构建,不断给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新视角。开幕式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范祥涛主持。





本次论坛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众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蒋承勇、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曾艳钰、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敏、南京大学教授刘成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侯玮红、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胡志红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姜礼福等外国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家们在报告中就外国文学学科的危与机,当代外国文学需要注重“个性化”研究,现代化与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期刊与英美现代主义审美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气候变化、物种主义与生命共同体,“文明互鉴”视域下的非洲法语文学,当代俄罗斯新启蒙思潮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文化自觉与生态醒悟以及人类世病症及其中国方案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主旨报告分别由南京大学教授王守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艳兵及湖南大学教授黄晓燕主持。




本次论坛共设置十二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病疫书写与共同体思想研究”,“气候变化与共同体书写研究”,“比较视野、中国视角与共同体”,“共同体、战争、创伤与空间”,“后人类、后人文与共同体”,“共同体、美学、伦理与跨媒介”,“共同体、族裔、性别”,“戏剧、诗歌与叙事中的共同体”,“区域国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科技反思与理论反思”,“共同体与经典重读”及“共同体、身份与文化”等主题进行了更为具体深入的交流研讨。

  


 

闭幕式上,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左彤云对各位与会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她表示,“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本次论坛的召开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为当代外国文学研究指明方向,提供新动向、新思路,从外国文学领域出发扩展了该理念的内涵与外延”。闭幕式由姜礼福主持。

  

 

本次论坛围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专题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外国文学如何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并从中找到立足之地,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以文学之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校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以及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