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机电学院:勠力同心 抢抓机遇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机电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16浏览次数:1636作者:机电学院来源:机电学院供图:机电学院责任编辑:赵燕喃审核:袁智强

字体: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开局“十四五”,奋力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全方位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工作经验,在建党百年之际立体展示南航成就、响亮回应南航担当,学校新闻网特开辟“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专栏,刊载各单位在“十三五”期间的作为和成绩,展现全校师生奋发有为、砥砺奋进、志在超越的情怀与担当。


勠力同心 抢抓机遇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机电学院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深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机电学院立足南航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特点,按照“从高效精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开放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引培、高层次项目培育,再到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发展路径,聚力攻克短板、汇聚整合资源、共谋推动发展,全面落实制造强国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院师生赓续奋斗下,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实现了新增长点,推动学校、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突破。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1.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解决飞行器整体结构制造的基础科学与核心关键问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教授带领一批国家级人才学术骨干,围绕飞行器整体结构制造与监测的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解决了飞行器整体结构制造的基础科学与核心关键问题,为实现飞行器整体结构优质、高效、可测、可控、可持续的高性能制造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北美制造工程学会、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位主席及会士的引用和高度评价。获批2019年“飞行器整体结构的制造与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飞行器整体结构的制造与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瞄准国防领域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服务国防重大需求,学院注重积蓄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规格科技创新平台、产出高价值科研创新成果。直升机传动系统是传递涡轴发动机动力的唯一途径,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安全性。以军用直升机高安全传动系统的技术需求为牵引,瞄准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坚持原始创新,系统深入探究直升机传动系统新构型和关键核心设计技术,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形成我国军用直升机高安全传动系统的自主设计体系提供原理和方法。2018年我校联合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获批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紧密围绕国防领域的一系列重难点问题,解决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依托“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商飞等集团公司所属设计所及制造企业协同创新。研发出我国首台整体叶盘型面精密电解加工机床、首台惯导挠性件微细切割机床、首条双机器人协同自动钻铆生产线。为我国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新型导弹、新一代战机、大飞机等制造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水平。难加工材料复杂型面精密电化学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批量生产的不可替代的制造方式;加工动态特征技术被列为某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十大关键技术。


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批设立


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实施高质量成果创新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行业进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与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服务国防重大型号量产与地方经济建设。主持和参与制定了航空航天制造行业标准100余项。通过同等学力研究生、工程博士等学历提升计划为行业培养了专业和管理领军人才300余人。定期开放实验室,每年接待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活动1000余人次。助力了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技术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学院智能制造团队研制的新型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在无锡星洲医药有限公司投入使用,每日可生产3000多副中药药剂,所生产的几十万副抗病毒中药汤剂源源不断供应给武汉方舱医院及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院,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受到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十多家大型媒体的广泛报道,并被评为工信部高校科技抗疫典型案例。


智能制造团队研制的新型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


4.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首个研究生纵向党支部电光先进制造团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提升科学化水平、创新组织形式,在科研团队上建设纵向党支部,将人才培养和支部建设相融合,将科研方向与支部特色发展相融合,将专业担当与支部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2018年3月,建立在课题组内部的首个纵向党支部——电光先进制造团队研究生党支部成立。团队对标航空航天应用需求,承担国防课题,自主研发了金属增材制造、超高厚度切割等系列特种制造装备;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设计并制造抗疫医护人员用口罩调节器;带领3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为20余所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受到南京电视台、连云港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电光先进制造团队研究生党支部


5.注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育教育教学成果,坚持一流专业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密切协同

学院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密切结合,面向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需求,融合新工科理念,建立航空航天制造类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探索特色化的智慧教学新模式,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推动教学改革。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展了“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飞机装配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及“基于增强现实导引的飞机机翼装配技术研究”等教学实践项目。2019年,“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项目”在中国慕课大会现场演示,采用5G+VR技术进行飞机翼身对接的异地多人协同实验,完成无时差多人异地的系统虚拟教学。依托该平台,学院教师与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展开授课,投入使用2年间,服务学生700余名。解决了长期以来在飞行器制造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先进装配领域实验开展困难、工程认知不足的瓶颈问题,有效保障了航空制造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项目”在中国慕课大会进行唯一现场演示


学院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势。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新增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两个新工科专业。


6.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生三大顶级科创竞赛最高奖实现大满贯

学院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集“趣味科创、专业竞技、项目研修”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在各类科创竞赛中获国家级奖94项、省部级奖155项,获奖人数达769人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4项,实现了南航在国际赛道金奖零的突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实现了学院特等奖零的突破,实现了我校生命科学组获奖零的突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校成为自2014年起连续四届荣获该项赛事一等奖的唯一一所江苏省高校


学生在大学生三大顶级科创竞赛最高奖实现大满贯


7.以制造领域高端人才需求为引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实现三个突破

紧密结合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和型号研制的需求,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平台优势、校企协同优势、国际合作优势,推动硕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拓宽国际化人才交流通道,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导师团队。牵头申报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新增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我校成为继东南大学之后江苏省第二个获得工程博士授权的单位。

二是拓展工程化应用的实践环节培养。联合申报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奇股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系我校首次入选。

三是打造国际化教育教学培养体系。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获批教育部“南航-克兰菲尔德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是江苏省唯一获批的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也是克兰菲尔德大学与中国高校深度合作的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


南航-克兰菲尔德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追求“志不求易”的成长和“事不避难”的精进,这正是机电学院在“十三五”期间的奋斗姿态,是学院师生传承的发展共识、也会是“十四五”和未来更多个五年的发展状态。与制造同行,为创新加速,建设“卓越、融合、创新、开放、活力”的机电学院,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