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能源与动力学院:履行“铸重器育英才”使命,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能源与动力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15浏览次数:1567作者:能源与动力学院来源:能源与动力学院供图:能源与动力学院责任编辑:审核:毛军逵

字体: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开局“十四五”,奋力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全方位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工作经验,在建党百年之际立体展示南航成就、响亮回应南航担当,学校新闻网特开辟“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专栏,刊载各单位在“十三五”期间的作为和成绩,展现全校师生奋发有为、砥砺奋进、志在超越的情怀与担当。


2016-2020年是能源与动力学院高速发展的五年,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初心不改、使命不变。这五年,是脚踏实地、风雨兼程的征途,更是仰望星空、把握机遇的航程。能动人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锐意进取,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勇攀高峰,谱写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璀璨篇章,培养了一大批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定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标杆院系”特色不断彰显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作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五年来,能源与动力学院把握时代和社会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唱响了党建引领的主旋律。


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做正确发展的“领航员”。学院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全院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讨、民主决策、强化执行,确保事事有结论,件件有落实。强化制度建设,以体系化思维推动规范化工作,制定修订一批解近忧、管长远的制度规范,基本建立了覆盖学院主体工作的制度体系。加强班子建设,选优配强院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业务精专、年富力强、各司其职、同向发力,年度领导班子考核连续获评“优秀”。


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做创新发展的“新能源”。强化理论武装,丰富学习形式,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辅导报告、联合学习等方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支部学习,持续开展党性教育,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热情。工信部人教司领导参加学院燃烧传热与热能系党支部学习,对学习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化思想引领,开展“院长有约”、“教授开放日”活动,举办“师说·能动启航”讲堂,推送《能动园丁风采》《厉害了我的老师》《能动“青椒”》,打造“家国情怀·能动担当”思政品牌,形成线上线下育人合力。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发挥学院思政教育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由甘晓华院士、试飞英雄李中华等院友领衔的“大师引航思政课”“校友思政沙龙”等品牌活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培育建设专业“金课”,获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相关做法得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报道。学院宣益民院士捐赠一百四十万元设立“宣益民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校友林左鸣、甘晓华院士发起“航心”基金奖励后学,师生从游蔚然成风。



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坚持“五个相统一”,结合学院实际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受到工信部指导组、校指导组及学院师生的认可。强化党建共建特色,和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总体部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业务同行”党建共建系列活动,开展全方位合作,提升组织力。规范基层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获批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1项,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课题1项。



2018年,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按照“五个到位”的建设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2020年,顺利通过创建验收。“十三五”期间,学院学生团支部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院党委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1项、最佳党日活动2项,在校2016-2018、2018-2020年度党内表彰中连续获评“先进院级党组织”。



回应时代之需,肩扛使命担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为承担“为国铸重器”使命的学院,五年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能源与动力学院注重推动原始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系列突破。


学院通过加强对学科发展的系统谋划,持续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搭建平台,学科内涵日益丰富,学科特色不断凸显。“十三五”期间,新增“航空飞行器热管理与能量利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3个,获批“双一流”、“GF特色学科”、“两机专项”条件建设资助建设经费超亿元。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能源动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防贡献突出,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型号支撑团队、XX机联合攻关团队等为代表,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突破了机体/推进系统一体化、高热负荷多层次温控等关键技术,服务了涡扇-10系列发动机、歼-20辅助动力等多型动力系统正向自主设计,支撑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排气系统、XX雷达等多个关键部件研制。学术成绩斐然,参与“能源有序转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和专项的论证、规划和实施;牵头推动成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能源研究院,在引领学科交叉融合上迈出标志性步伐。



学院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攻坚克难,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研究成果丰硕。开创了基于能量互补、品位耦合的全光谱太阳能梯级耦合利用系列研究,实现了宽波段太阳能高效转换,勇当太阳能高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前行者;突破了强旋流/复杂波系耦合下的内流控制与流场组织、高空高速贫氧燃烧组织等瓶颈技术,应用于XX系列军用发动机、新一代涡轴发动机、长江1000民用涡扇发动机等重大型号,铸就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中坚力量;自主研发的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复杂动力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智能电控转向系统等得到推广应用,成为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


 “十三五”期间,学院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学院科研经费总量从2016年到款8441万元增长到2020年到款2.5亿元,年均增长31%。新增16个千万级重大项目,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课题项目300项,横向合作项目646项,基础研究水平和承担重大项目能力显著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等其他省部级科研奖13项。


  


打造一流师资,成就卓越学子,人才培养工作硕果累累


“千秋基业,干部为要,人才为先”,作为肩负“为党育英才”责任的学院,五年来,秉承“负重奋进志在超越”的南航办学精神,顺应教育改革大势,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能源与动力学院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新水平。


学院引培并举,着力打造高层次、国际化师资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院拥有一支院士领衔,中青年为主、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青年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GF卓越青年基金人才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双创人才”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2人、江苏省“333工程”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3人。“发动机先进进排气技术”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团队、冲击与包容团队入选WSXX国家重大型号支撑团队,“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强本固基,质量为上,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两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39项;获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全国优博1篇、省优硕博10篇。学院学生荣获国际日内瓦发明展大会金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1项;在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第八代任务中勇夺全球冠军;包揽“航空工业杯”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竞技项目冠亚军;获得各类省级及国家级竞赛奖项300余人次;学院涌现了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省校园青春榜样”、“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等一大批学生典型团队和优秀个人;学院每年60%的毕业生主动奔赴军工集团、国防单位报效祖国,学生践行国防使命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十四五”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精神更饱满、士气更振奋、意志更坚定。能源与动力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赋能“双一流”,朝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能源与动力学院的远景目标阔步前行,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