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 | 江驹:全面深化改革 凝心聚力 加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0-09-18浏览次数:1258作者:江驹来源:自动化学院供图:责任编辑:刘晓 李嘉欣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9月4日,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干部教师大会。大会回顾总结了学校2020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分析了学校未来发展形势,提出了学校近期及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为进一步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及时反映全校教师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思考与行动,我们特开设“回音壁”专栏,刊发干部教师代表学习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等。本期特刊发自动化学院院长江驹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单忠德校长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提出重大思考时指出,要围绕学校战略布局,找准、抓细、落实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表达式,加快形成“五高”新格局,力争实现新跨越发展,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径、新模式。郑永安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迎接好学科评估大考、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大会为我们把握大局、坚定信心,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2020年是“双一流”建设和新一轮学科评估的“大考”之年,也是“十四五”建设的布局之年,自动化学院将始终牢牢抓住“学科建设”的牛鼻子,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资源调配,凝心聚力,加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力争在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新突破。

一、谋篇布局,创造条件促发展

自动化学院作为全校最早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职工绩效考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与平台建设、学院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旨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学院出台了《自动化学院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办法》《自动化学院集体(公益活动)管理办法》,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不断强化教师的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同时,结合新一轮岗位聘任,在院聘高岗中设立了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专项岗位,真正实现了“级岗分离”、“高绩高岗”、“高岗高责”。此外,学院还坚持每年对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经教代会通过后实施。近来年,通过加大对课堂教学优秀教师的积分认定、要求正高级职称且具有导师资格的教师必须开设研究生课程、提升教改项目、教材、教学论文和教学获奖院内认定档次、加大对团队建设支持等举措,有效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学院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最需要的地方。学院综合改革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深化,切实为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创造了环境、提供了条件。

二、对标一流,学科评估求突破

郑永安书记在干部教师大会总结讲话中要求,“要处理好近期学科迎评和长远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且把“近”和“远”精妙的比喻为了“备好材”和“炒好菜”。上一轮学科评估结束后,学院深入开展同类大学、同类学科的对标分析,并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了5个学科的对标学校和学科,按照对标找差,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的思路,确定了各个学科的建设发展思路,并且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细化到项、分工到人。近年来,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名、优青4名,新增江苏省杰青5名、优青2名;在科研方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科研经费到款从2016年7941万增长到2019年1.36亿,增长71.4%,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并且参与了1个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建设和1个国家“111”引智基地建设。这些成绩的取得,这些“食材”的储备,都为迎接新一轮学科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去年开始,学院组织提前谋划,全面进入迎评的“临考”状态。一年来,共开展2次专题调研,走访兄弟单位、听取校领导和相关部处指导,拓宽思路,强化支撑;同时,利用暑期工作研讨会、教代会、学院干部培训大会等契机,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讨和交流学科评估的材料筹备工作,形成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基层单位全情投入,各机关科室全力配合的“迎评”氛围。目前,各学科均已形成了材料的初稿,并提交相关部处听取意见。下一阶段,学院计划在教育部正式发布评估通知后,组织各学科开展“封闭式”的材料完善工作,确保精益求精迎接大考,力争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原学科有突破,其它学科有进步。

三、整合优化,团队建设抓落实

单忠德校长指出,要“集中优势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搭建更多国家级平台、申报更多国家及重大项目”。针对学院缺少大项目大成果的实际情况,学院着重加强了教学科研团队方面的建设。通过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经由学院四届五次教代会集体讨论并审议通过,学院正式出台《自动化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着力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为优势互补,主动谋划和申报大项目并产生大成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办法突出“团队协作”的原则,鼓励教职工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其他相关活动,如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具有明确的近期和中远期建设目标的教师则可以申请团队,并通过学院组织的评审后可进行建设和绩效考核。三年内团队成员不能随意退出和新增,如特殊情况需要退出或新增,要由团队负责人提出书面变更申请,并上报基层单位和学院审核。根据学院实际发展状况,团队批准建设后在3年内需在科研、教学、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并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团队建设期内取得多个标志性成果,给予团队绩效考核为优秀、人才引进和职称晋升方面进行优先考虑、奖励研究生指标、学科建设经费/专业建设经费进行倾斜、核心骨干给予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支持等多项奖励。没有达到要求则取消团队建设,并给予适度的处罚。

学院通过探索开展以团队为主体的学科科研建设,力争在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构筑大平台、培育大成果上逐步形成“有力度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有组织的集体统一行动”,鼓励师生员工抓住新形势下新机遇,稳扎稳打迈好步,敢闯敢拼向前冲,为谋求学院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拓展空间、奠定基础。

四、凝聚人心,文化引领保发展

“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是师生干事创业的深层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智慧能否竞相涌流、激情能否竞相释放。”学院自2019年整体启动文化建设以来,以校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为遵循,立足院情,响应师生诉求,着力在精神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和分步实施。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科学论证,开展了学院精神、愿景和办学理念的研讨,并邀请校史专家进行指导,凝练确定了“严谨 务实 求真 创新”为学院院风,“格物致知 进德修业”为院训,明确“创建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自动化学院”为发展愿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式征稿、网络投票,邀请专业团队设计,形成了底蕴深远、寓意丰富,并与学校文化一脉相承的学院形象标识体系。2020年9月,学院完成一期环境改造工程,“传承创新、特色鲜明、和谐雅致”的学院文化建设格局初步形成。文化建设外树形象,内聚人心,切实增强了师生员工对学院精神、理念、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0年是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年”,学院相应启动了管理制度“废立改”工作,通过对现行制度的新一轮梳理推进形成更贴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术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指导作用;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学院领导干部系统性培训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学院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动化学院将在学校正确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全院4000余名师生员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