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创新大咖为雷达安上智能眼

发布时间:2020-04-29浏览次数:1691作者:杨频萍来源:新华日报供图:责任编辑:彭丽审核:许静

字体:

28岁被破格擢升为教授,在国内组建一流微波光子学术团队,研制出打破垄断的自主光矢量分析仪,研发出了国际最高分辨率的微波光子成像雷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时龙是当之无愧的创新大咖。


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做博士后时,他研究的是微波光子学,尽管概念已经被提出十多年,但大多是基础研究,没有太多实际应用。潘时龙深知,一个新兴学科要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很难靠一己之力实现,要打通产业的上下游链条,要通过产品迭代使成本不断降低。他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希望在航空航天背景下实现微波光子的应用。


从无到有,微波光子学在一间由会议室改造的临时实验室里起步,潘时龙记得,当时的房号是614,团队里只有三四名从考研本科生中筛选的助手,他激励大家,“我们的科研要‘牛得要死’,也要‘新(New)得要死’。”


立足前沿,解决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潘时龙做科研的目标和思路。回国后他发现,国内缺乏分析测量工具,自己在国外用到的高端测量仪器,国外却对中国禁售。要想成为科研强国,必须首先成为仪器强国。为此,他决心自主研制,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分辨率相比国际最高性能商用仪表提升了4000倍,打破了国外测试仪器公司的长期垄断。如今,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为长飞光纤、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中电集团、航天科工、华为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和院所提供服务,有力支撑了新型光器件、光系统和国家重要型号的研制和生产。


在解决了仪器问题后,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雷达。相比传统雷达只能看到一个点,新雷达可以以视频的方式看到目标。中国最大的雷达研究所中电十四所曾评价: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对小尺寸目标的实时高分辨成像,为下一代多功能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未来,我们还想将微波光子雷达从地面搬到空中甚至太空,用太空眼守护国家的安全!”潘时龙充满信心。


疫情期间,潘时龙课题组的工作也没有停步,比如在去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仪”,团队做了一个应用的拓展,尝试用光谱分析识别病毒。除此之外,他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学生指导上。


潘时龙告诉记者,从他自己的经历来看,导师的作用太大了,“我大一大二学习的时候,就跟高中学语文数学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直到我进了清华的实验室,有一位特别关心年轻人的导师,让我发现此前掌握的知识可以立刻和一些前沿的尖端科研关联上,尖端科技并不遥远,我变得特别热爱科研。”如今潘时龙也是一样,他会花很多时间与同学们交流,“我们有责任去引导更多年轻人,让他们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去为国家为社会做有价值的事情。”


“在科技强国的路上,一名青年的力量还是太小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身为教师的我,要把1变成N,把我变成我们。” 全球每年只有10人获奖的IEEE专业学会国际奖学金,潘时龙所指导的学生就有7人获奖。团队还获得了“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等


原文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2004/29/c77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