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航年度人物 | 朱如鹏:不忘初心守主业,教学相长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0-06-01浏览次数:1528作者: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供图:机电学院责任编辑:王伟、彭丽审核:袁智强

字体: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展示2019年度我校在改革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学校以“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为主题,评选出“2019南航年度人物”。

现将“2019南航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整理展示,希望广大师生员工以“南航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为榜样,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不断超越,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朱老师是我们的标杆”。这是与朱如鹏接触过的师生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朱如鹏是传动领域的专家,是教育教学的行家,也是机电学院师生的口碑赢家。大家交口称赞的不只是他的教学成果,他的学术智慧,他的教育理念,更是他的师者风范。



以身立教树典范


“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朱如鹏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潜心工作31年,对于课堂的热爱始终如一。


朱如鹏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育人理念,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本科专业改革与建设。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他关注到大飞机、新型战机、高推比发动机等航空重大专项与重点型号的研制,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便果断对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创建了“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辅助”的课程设置模式,培养学生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能力,培育祖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中的有限元法》等课程主讲人,朱如鹏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和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用透彻的理论赢得学生。为了讲解新型齿轮机构产生的原理与分析方法,他把个人关于面齿轮传动机构的研究成果带入课堂,将晦涩的理论与前沿的科技融合,给学生们带来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智慧启迪。进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把学生从“听”到“看”的被动地位,推向积极思维的活动中去;设置课外阅读文献和拓展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学习;上课视频资料传到网上班级群,便于学生预先自学,试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朱如鹏主持建设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该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四大模块、三个层次、两类训练、一项活动”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制,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实验项目。同时中心面向校内外开放,与校内外的有关实验中心(室)开展合作与共建,推广了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模式以及实验管理机制。


以德育人担使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是靠粉笔直尺谋生的教书匠,更是承载着立德树人使命的师者。”多年来,朱如鹏在潜心教学的同时,坚持以德育人,他认为: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做好榜样。


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朱如鹏一写就是三十余载。他坚信“课堂是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平台,50分钟的课堂,每一分钟都要充分利用、精细把握、高效教学”。对于上课,他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心血。一起备课的课题组老师提到:“朱老师承担的每一门课程都会专心钻研、认真备课,每一节课、每一张PPT、每一段文字也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精炼而成,就连PPT中的一张机构图都是亲自动手完成。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例题和练习题,他会提前自己完成全过程演算,把握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处细节。” 课后,他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名词,他都会与学生共同查阅文献书籍,得到准确答案,与学生共学、共进。



他用一丝不苟的认真和深耕不懈的坚守,教会了学生们踏踏实实的努力,传递给团队师生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学术矢志不渝、对专业恪尽职守的执著。在得知他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老师们用“实至名归”给出了最好的褒奖。


以道御术行教育


在承担基础教学工作同时,朱如鹏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经常教育学生要为科学而研究,为真理而探究。 


他身体力行,长期结合国防重大需求积极参与推动我国直升机传动技术科研基地的设立与建设,目前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民用飞机专用科研项目、承担“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预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了《封闭差动人字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及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专著。在国家自然基金、航空基金、装备预研项目资助下,朱如鹏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面齿轮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面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加工方法,研制了国内首台面齿轮切齿机床,为我国研发新型直升机传动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2010年开始,朱如鹏参与主持论证了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设立,负责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从谋划、建设、申报到获批,历时8年之久,这其中有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的支持和指导,更有朱如鹏干事谋事的担当以及不辞辛苦的长期努力。现在,实验室不仅是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平台,更是承载着实践育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朱如鹏将直升机传动领域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培养,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助推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这份耐得住寂寞做真学问的学者情怀深深影响和塑造着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朱如鹏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以道御术,他将“教师”两个字写进了执着坚守的课堂里,写进了潜心钻研的学术里,写进了不忘初心的教育里,更写进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