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进行时⑦丨张启钱:以“政治体检”提升巡察工作实效

发布时间:2019-12-16浏览次数:1322作者:张启钱来源:第二轮校内巡察第三巡察组供图:责任编辑:王伟审核:楚广兴

字体:

编者按: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巡视巡察整改。根据校党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19年11月11日至11月25日,学校党委对6家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第二轮校内巡察的开展,是学校党委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按下校内巡察“快进键”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巡察工作质效,推动校内巡察走深走实。


以“政治体检”提升巡察工作实效

第二轮校内巡察第三巡察组 张启钱


校内巡察是巡视工作在学校的延伸,是校党委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进行的全方位“政治体检”。


校党委第三巡察组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坚持以“四个意识”为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望、闻、问、切”方法,重点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进行“把脉问诊”,查找政治偏差,做好政治监督。


一、“望”表明里,察实情。首先,针对巡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特征,巡察组全体成员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提高站位、“锤炼医术”,对“察什么”、“怎么察”做到了心中有数。其次,在进驻前,巡察组站在大局“望整体”,通过多渠道搜集问题线索、分析研究职能部门提供的素材等方式,对被巡察单位的形、态、神等进行“政治扫描”,深入了解被巡察单位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本把握了巡察的主要方向。第三,巡察组在“远望”的基础上,初步梳理问题,聚焦重点关注领域和事项,量身定制巡察工作方案,并形成现场检查主要问题观测点。


二、“闻”声索迹,解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进驻巡察单位后,巡察组首先通过公布巡察公告、设立情况反映信箱、开通信访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采取听取汇报、组织民主测评、政治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整体掌握被巡察单位情况,倾听被巡察单位领导、党员、群众等不同群体的声音,从各种声音中找出有价值的重点问题线索。其次,巡察组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但不定题的原则,对被巡察单位有的放矢地查阅台账资料、实地走访勘察、列席相关会议,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从普通表象中挖掘问题。


三、“问”询症状,寻病灶。如果说“闻”似“听筒”,那么“问”则能发挥“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首先,巡察组聚焦个别谈话,以此作为发现问题、印证问题的重要方式,按照领导班子必谈、二级部门负责人必谈、教代会工代会代表必谈、党支部委员必谈、党员必谈、民主党派成员必谈的“六必谈”原则,确保谈话对象的广泛性、知情性和代表性。为了提升谈话实效,巡察组为不同对象拟定了分类谈话提纲,分组分类谈,带着问题谈。谈话在由面到点、由泛到精的推进中逐步聚焦问题。其次,巡察组通过召开组务会,对照“六围绕一加强”观测项,逐步梳理归集谈话发现的问题线索和存疑的重点事项、重点环节,通过进一步核查台账、问询当事人等方式,进行脉络延伸,达到抽丝剥茧的目的。第三,针对深入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组员之间及时通气,再次从个别谈话中获取和筛选信息,达到相互印证的效果。


四、“切”中症结,下良方。针对前三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如何披沙拣金、去伪存真,需要巡察组“切脉”辩证。首先,巡察组集体“会诊”,对分类汇总形成的问题清单逐一研判,按照见时间、见事实、见数字、见原因、见性质,问题程度表述清、产生影响表述清“五见两清”的标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梳理打磨问题底稿,确保巡察发现问题事事有据、件件可循。其次,对查实落地的问题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业务表象背后折射的政治生态;透过基层看班子,突出“关键少数”,集中从政治上凝练归纳问题,做到切中要“穴”,精准“确诊”,“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