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04浏览次数:1696作者:黄苏凤来源:民航学院供图:黄苏凤责任编辑:傅成成审核:葛红娟

字体:

3月1日上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应民航学院邀请,在明故宫校区18号楼做了题为“Advanced cement-based materials through nanotechnology”的学术报告。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与航空学院等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我校兼职教授、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姜锡权教授专程前来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会由民航学院副院长葛红娟教授主持,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吴瑾教授、余红发教授等参加了报告会。

使用纳米颗粒可以在纳米尺度上改变材料的结构,将纳米科学技术引进到水泥混凝土材料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纳米水泥基材料是水泥混凝土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报告中,李宗津教授介绍了采用纳米SiO2、纳米碳管、纳米TiO2和石墨烯等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降低水化热等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纳米材料增强混凝土材料微结构的基本原理,展示了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及打印设备与水泥纳米水化产物增强的水凝胶,采用磷酸镁水泥基材料能够实现对形状复杂的建筑部/构件的3D快速打印,水泥水凝胶具有超长的拉伸延性和超强的压缩变形恢复性。李宗津教授还重点研讨了采用纳米SiO2增强轻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制作的新型竖向风力发电机组,介绍了该风力机水泥叶片的结构形式、风洞实验与抗台风破坏能力,引起了师生们的浓厚兴趣。

 报告结束后,李宗津教授就海水海砂混凝土、纳米水泥基风力机叶片优化与风洞试验、水泥水凝胶在飞机跑道拦阻系统(EMAS拦阻系统)的应用技术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访问期间,李宗津教授在余红发教授、柳锦春教授、姜锡权教授和高培伟教授等陪同下,参观了我校航空航天科技馆和土木工程实验室,并就研究生联合培养、科学研究合作等问题与有关负责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增强我校与澳门大学之间的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宗津,男,现任澳门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研究所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于美国西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2016年期间任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教授,曾兼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李宗津教授是国家973项目“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国际标准化组织71技术委员会(ISO/TC71)的委员,欧洲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Fib工作组成员,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中国分会的创会主席,RILEM(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中国区分会第一副主席,香港工程师协会材料分会委员。李教授还是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ncrete、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Solids、Frontiers of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The Open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和InternationalJournal of Korea Concrete Institute等知名期刊的编委。为了表彰李宗津教授对于混凝土的技术和方法有关的教学和研究所做出的多重贡献,2017年ACI授予其美国混凝土学会科研终身成就奖——亚瑟·安德森奖章 (ACIArthur R. Anderson Medal),他是此奖项设立45年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李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及应变硬化行为、混凝土断裂力学、土木工程非破损测试、挤压法生产先进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功能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李教授出版专著5本,编著会议论文集3本,其中JohnWiley出版的《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被许多国家图书馆和大多数主要大学图书馆收藏,并被许多大学用作土木工程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发表学术论文410余篇,2016年他被选为土木工程领域150位引用最多的作者之一,其中270篇论文SCI 收录,SCI引用达8449次,SCI H指数为45,Scopus H指数为49。他获得授权7项美国发明专利和7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5项专利已被转化成商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