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8年度科技工作会

发布时间:2019-01-27浏览次数:2210作者:高清军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供图: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王伟审核:孙永荣

字体:


1月19日,学校2018年度科技工作会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11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副校长许希武、宋迎东,校长助理熊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出席会议。党政办、宣传部、科协、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研究生院、装备工程部、国有资产管理处、国际合作处、财务处、审计处、保密处、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同志,各学院(研究院)院长、主管科研副院长和科研秘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

 


会上,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从科研经费、基础研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科研、科研产出、科研平台等10个方面汇报了我校2018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围绕学校十六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提出了2019年学校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及主要举措。


学院和广大教师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主体,各学院领导班子紧密围绕学院学科和科技工作发展目标,结合学院特色,加强组织策划,全身心投入谋划和争取工作,一些科研团队在某些领域长期潜心研究,持续创新,厚积薄发,在科技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会上,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学院代表,徐惊雷、王子龙等教授代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教授等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崔海涛从“集聚优势,明晰形势,确立态势;潜心谋划,科学规划,明确计划;交叉通融,行业贯融,增圈扩容”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学院科研工作的经验。

经管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德群分析了人文社科科研特点,重点从“整合方向、强化特色、依托优势、有效激励、营造氛围、注重交叉、科教融合”等八个方面分享了学院科研工作的好做法。

机电学院院长傅玉灿以“民机项目的策划和申报”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重点从规划协同、指南协同、项目协同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学院在民机项目谋划申报方面的工作经验。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校刚就发表高水平论文为题进行发言,重点就如何营造科研氛围,如何鼓励教师持续研究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分享了学院好的举措。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启晖结合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以及作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的工作经历,分享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评估过程中的良好做法。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徐惊雷分享了近20年在某领域持续开展研究以及获国家奖的经验总结和体会,并向学校、学院及校内专家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子龙从学术氛围、学术自主权、学术交流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其团队开展人文社科研究的经验。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从实验室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分享了在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方面好的经验举措。

 

自由讨论环节,各学院(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就相关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和研讨。

 


许希武指出,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和各个部门、各个学院大力支持下,科技工作战线同志们拼搏奋斗,学校2018年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均迈上了新台阶。他强调,“顶天立地育人”是高校科研的使命和任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充分利用科研政策的空间,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教师和团队的科研潜力;二是面向国家发展新需求,瞄准学科前沿,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抓手,强化校院联动,提升策划谋划布局能力,促进交叉融合,推动学校科研发展;三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督促和推进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实施,持续提升学校科研声誉,提升学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


聂宏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2018年科技工作成绩斐然,各学院、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广大教师为学校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科研院同志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在校院联动谋划“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力提升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水平。同时,他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他希望科研管理部门和各学院高度重视“育人为本、学术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更多一点勤奋,更多一点坚持,更多一点睿智,继续大力推进校院联动和学科交叉融合,争取取得更多、更突出的成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