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学者论坛特别策划丨毕辉:南航雷达成像领域的影响力指引我前行方向

发布时间:2018-12-25浏览次数:4124作者:毕辉来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供图:毕辉责任编辑:王伟审核:聂东林

字体:

编者按:12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长空学者”计划国际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将在我校举行,论坛荟聚海外英才,共聚南航。在论坛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联合人事处/高级人才办策划专题报道,邀请前两届已引进的青年教师代表撰稿,以个人发展经历,展现学校和学院为引进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融入团队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以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南航。 


南航雷达成像领域的影响力指引我前行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毕辉


我于2018年11月有幸加入南航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南航的一名新兵,虽入职时间短暂,但已切实感受到学校、学院对新进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使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加入南航的选择,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南航、服务南航的信念与决心。

 

2017年7月,我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始自己的博士后研究工作,那时的我还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南航联系在一起。一切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亦或是已注定好的缘分。机缘巧合下,我联系到了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今年年初第一次踏入了南航校园。团队在雷达成像领域深厚的研究底蕴、前瞻性的研究视野、雄厚的研究实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萌发了加入南航、加入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想法。

2018年5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学校第二届 “长空学者”计划国际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学校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了依托学校平台不断实现自我研究突破的经历,同时校领导从多方面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大家尽可能地解决各项后顾之忧。雄厚的科研实力、真诚务实的人才政策更加坚定了我选择南航、加入南航的想法,并最终促使我光荣地成为了南航的一员。

  

  

入职后,我加入了由贲德院士担任学科带头人的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雷达目标特性分析与仿真、雷达成像理论与技术、宽带微波光子系统集成等方向开展大量有特色、有创新的研究工作,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系列有实效的研究成果,并在我国雷达型号研发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在上述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我的研究方向正好与团队的现有工作方向相契合,为了让我更加快速的融入团队、了解相关研究计划,学院特意安排了雷达成像方向负责人朱岱寅教授担任我的指导教师,引导带领我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大大缩短了我入职之后的适应期,使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换过程。相信有优秀团队的支撑、领域专家的指导、团队老师的帮助,同时依托南航航空、航天和民航“三航”特色的深厚积淀,自己一定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快速成长。


  

南航已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今面对自己新的角色,新的研究内容,新的工作环境,我会以优秀的科学家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扎根南航,服务南航,不辜负自己的青春,也不辜负南航对自己的知遇。


 

作者简介:毕辉,男,1991年8月生。2017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信号与信息处理)。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1月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入选“长空学者”计划,现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上岗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稀疏微波成像、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层析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等。先后参与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近三年共发表文章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IEEE TGRS)、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IEEE GRSL)等遥感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SCI文章12篇,EI文章7篇。现为IEEE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IEEE TGRS, IEEE JSTARS, IEEE GRSL,Science China等期刊审稿人。曾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